中大人守信、能干、灵活多变、积极进取,凭着不轻易放弃的心态,一直以来,在世界各地都可以找到一片天。今期专访了五位身在海外的校友,分享当地生活苦与乐,以及作为外来人,如何融入当地文化。虽然移居外地属个人选择,并非每个人也适合在海外生活,但听他们的分享,确实体会到世界很大,不同地方的生活及工作环境都有其特别和有趣之处。
到新加坡尝试新生活 吴克勤学习当地人纯朴文化
时常听人埋怨香港生活压力大,想过悠闲生活,吴克勤(00 崇基中文 / 02 研究院文化研究)坐言起行,2006 年只身到新加坡尝试新生活,结果一试爱上并定居至今。她深信不做一件事情有千万个理由,但要做一件事情,则总会找到方法,在香港赚到钱却没有生活,放弃金钱地位来到新加坡,却换来称心如意的简单生活,全看每个人怎样取舍,但不肯放开怀抱尝试,永远不会知道世界有多大。
吴克勤认为,想做一件事,总能找到方法。想过什么生活,就去试试。好像这杯咖啡,也可以用酒杯来装,一样好味道。
对于理想生活,人人定义也不同,吴校友认为工作之外,最重要有时间学习新事物,发展兴趣,既有个人生活,又能兼顾家人朋友,「坦白说,在香港不容易有这么理想的生活,工作已占去大部分时间,与其营营役役赚很多钱,然后还要捱贵楼,倒不如外闯他乡,发掘其他机会。」选择新加坡,吴克勤看中的是文化生活气氛类近,「大家都说新加坡似香港,实情是新加坡人比港人更喜爱港式文化,潮流文化紧贴香港,加上同样曾是英国殖民地,甫抵着已很适应;最重要是饮食文化相近,对于爱吃喝的我是件好事。我也曾在英国留学,比较过后,还是较适应亚洲大都会生活,趁年青外出闯荡,机会成本较低,于是还未找到工作,已递表申请移居到新加坡。」
两手空空来到新地方,却出乎意料很快找到工作,还要是几份兼职工作同时找上门,让吴克勤过上斜杠族的生活,「在跨国顾问公司做分析员,也有在新跃社科大学任教翻译系,连同后来与友人开设的海鲜批发生意,有段时间同时做过三份工作。现在经济比较稳定,只以教课为主。当时做工考虑时间分配,顾问公司曾提议转全职,但听到要飞去外地开会,觉得太困身所以拒绝。当地朋友说我是工作狂,但与香港对比根本不是一回事,每份工作相对时间灵活,就可以安排见家人朋友、做运动、写作、校友会活动等等。钱是赚少了,但根本在新加坡用不了那么多钱,换来更舒适的生活,怎计也是值得。」
自小培养不歧视文化
新加坡生活后,可以分配时间学自己有兴趣的东西,先后学过中医、水上滑板、跳舞、编织等。
她盛赞新加坡对外来人接受程度十分高,移居于此没有太多顾虑,「新加坡人口580 万人,只有350 多万是公民,外来人比例很高,早已习惯与不同种族一起生活。八成人住在组屋(类似香港的居屋),组屋规定兼顾华人、马拉人、印度人及其他族裔均衡混居,藉以促进族群互动与和谐,日常撞口撞面也会见到外来人,久而久之习以为常;加上本地学校也规定所有种族的人要混在一起读书,自小培养接纳他人的观念,作为外来人,未有感受过任何排斥。」一般人认为新加坡政府不喜欢国民评论政治,吴校友指:「批评政府的声音不多,但也有。反而批评其他种族及宗教属敏感甚至犯法行为,可见政府对维护种族共融的决心。」
作为生意人,吴克勤长期与各国人士交手,也奉行不对人持有偏见的原则,「公司曾批发活螃蟹及冰冻海鲜,记得2010 年整个市场也没有活蟹供应,要四出寻找货源,后来听说菲律宾那边有货,于是想飞过去洽商,那时刚发生菲律宾枪击人质事件,同事及家人均不赞成前往当地,但我觉得不应因个别事件而对人有偏见,于是坚持前往,结果到达菲律宾,当地人知道我是香港人,反而以礼相待,甚至有人为事件表达歉意,最终找到货源应付市场需求,助公司渡过难关。」
不计较带来大生意
一视同仁以外,吴校友亦抱着从不计较的宗旨做人,原来早在中大读书时已种下,「在学校算活跃分子,有上庄搞宿生会及参加篮球队,也有到学生会及校友会帮手,认识了来自不同界别的人,见到大家在没有实质回报下,毫不计较地落力付出,慢慢发现做得愈多,学得也愈多。」直到现时从商,她也保持这份心态,「之前有客人想要鱼皮,在不计较的情况下,未收钱已帮忙四处张罗,订了一个货柜的鱼皮,最终客人却说要不了那么多,正愁如何将余下的鱼皮销走,结果尝试在牛车水的年宵市场摆档促销,竟然销情理想,两星期将整个货柜的鱼皮售掉!从中发掘到商机,认真研究鱼皮市场,后来碰巧新加坡及邻近地区掀起咸蛋鱼皮的潮流,鱼皮突然供不应求,我们公司成了主要供货商之一,做成了大生意。如果最初斤斤计较,就无法换来后来的生意。
到菲律宾寻蟹时,当地人热情招待,右二是吴克勤。
她鼓励大家要多出去看世界,慢慢学会相信别人,「香港人较实际及均真,着眼于白纸黑字的协议,新加坡人普遍较简单纯朴,不会有太多计较,所以会信守口头协议。每次去印度、斯里兰卡、越南等地倾生意,也会顺道旅游,除逛热门景点,也会跟当地人多接触,了解他们的文化,渐渐会减少对别人的戒心及负面认知,对个人成长有很大帮助。」
于伦敦广告界闯出名堂 陈思桦成功打破白人主导的传统
陈思桦(Carol)在香港成长,从未想过到海外升学或工作,直至大学二年级才有所转变,她忆述:「参加了香港青年协会举办的『龙汇100』交流团,汇集了一百位华人青年,分别到香港、上海及北京交流;除我以外,那99 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全也很厉害,有国家代表队运动员,也有选美冠军, 见识到他们多才多艺的一面,七天交流团令我眼界大开,因此下定决心申请到外国升学,期望能拓阔国际视野。
伦敦是卧虎藏龙之地
一如所愿,陈校友中大毕业后负笈英国,到伦敦大学Goldsmiths College修读国际传媒硕士学位,2007 年毕业后,本想寻找市场推广或公关的工作,但她投寄逾两百份履历,也未能在伦敦觅得一职,反而香港及内地都有回音提供工作机会,后者更是北京奥运的公关工作,可说相当吸引,但她都没有接受。她说在英国苦寻工作四个月也未有回音,自信心跌至低点,「在香港未毕业已有工作,但在英国刚好相反,毕业就失业。伦敦是卧虎藏龙之地,像港人懂三文两语只符合基本要求,很多由欧洲到来找工作的人,懂八国语言,三文治店的店员也拥有硕士学位,竞争可想而知有多激烈。」
最终,选了一份与广告行业无关的工作入手,为博彩公司当翻译员,负责将博彩网站译成中文,「上班地点远离伦敦市中心,每日来回要坐3 小时火车;而且为赌博公司工作也挑战我个人道德底线。」幸好半年后得知有4A 广告公司举办招聘日,她成功击败几十位对手而入行,负责Toshiba、SEGA 等客户的英国媒体策略,「老板既是我的伯乐,也是我的mentor,直至今天遇上任何工作上的问题,我也会实时请教他,后来有问过他当初为何会请我,他说做广告就是要跳出框框思考,应该集合不同观点的人,团队国籍够多元化才是好事;他深知行业多年来白人主导的问题,也觉得需要改善,于是选择由自己公司开始做起。」
欧亚文化盲点成创业灵感
2010年工作签证到期,陈校友回流香港,在一家国际广告公司任职,2013 年再被调派往母公司伦敦办公室,「我发现欧洲广告市场有个盲点,不少亚洲知名品牌因文化差异、公众不熟悉品牌背景等原因而被忽略,母公司成功争取台湾计算机品牌华硕为客户,却没有同事愿意出谋献策,我自觉是华硕产品用家,知道这是个好品牌,于是决定为华硕制定市场传播策略。」
再次投身英国主流广告行业,陈思桦领悟到更多,亚洲品牌在欧洲被轻视;欧洲品牌开拓亚洲市场,却以欧洲市场的传统方式去思考,而不懂或不愿意去认识其他市场运作,陈思桦凭着在大公司的经验和对欧亚两地文化的了解,她决定于2014 年自行创业成立广告公司Comms8,互联欧亚两地市场,「最印象深刻是协助雀巢旗下奶粉产品进军内地,我们公司的调查发现,内地消费者购买奶粉前,大多会听从海外代购网或于外地居住的父母意见,因此先从英国新手华人父母入手。」
以科学分析华人坐月的重要性
去年获奖的巴哈急救宁广告,当游客在机场行近广告板,手机实时接收到优惠券,增加销售额。
刚巧Comms8 成立后,陈思桦也初为人母,深深感受到在彼邦没有家人的支持下,怀孕生育时那份孤单感,尤其是当地医护人员对于华人坐月等概念并不理解,容易产生沟通上的落差。「于是我就建议客户举办一系列专为新手父母而设的讲座,邀请中医师、营养师、心理医生解答他们的疑难,并撰写白皮书给医护人员,从科学角度分析华人坐月的重要性,梳理当中的各样谬误。结果活动成功制造话题,吸引BBC、凤凰卫视等媒体报导,也为公司打响名堂。」
为子女获得优质教育 冯国林移居加国由低做起
每次问起冯国林(Stephen)关于香港的生活,他总是用「纸醉金迷」来形容,「自小已喜欢写字及与人交际,所以很早认定公关工作适合自己。在香港做公关工作注定是多姿多彩的,刚毕业第一份工作在电子公司担任市场推广,已经有机会代表公司飞到日本、台湾及德国汉诺威参加展览,更不要说后来在影视处及和黄的公关工作,接触到的人和事永远较其他工作为多。」
离港前最后一份的工作,是担任阿联酋驻港领事馆公关主任,见尽阿联酋皇室穷奢极侈的生活,更是十多年公关生涯完美的总结,「读书时对中东局势十分着迷,可能常看《阿拉丁》,认为那个国度总是充满神秘感,开始研究当地宗教及产油事业,对伊斯兰、斋戒月、什叶派等事物有所认识,并加入亚太国际关系学会,出任中东研究员,虽然想亲身前往中东旅游,也因为意外而未能成事,但最后可以加入领事馆工作,在阿联酋国庆酒会上协助招待各国领事,更有幸亲自接待私访的阿联酋总理兼副总统。」
冯校友也坦言在领事馆工作有大量好处,薪高粮准不在话下,而且每年薪酬加幅,不受外围经济及环境所影响,还未计每年三十天大假,要他放弃如此优差,转折点在于两个儿子出世,「太太是中日混血儿,婚后生了两名小朋友,如果在香港要提供优质教育予子女,不得不付上高昂学费考入私校或国际学校,而且香港生活和学习压力极大,若果希望子女未来有更佳的生活环境,移居他国是最佳出路。」
当时考虑过几个地方,最后冯国林以国际技术移民身份,申请快速移民通道计划获得省提名,移居至加拿大中部的萨克其万省(Saskatchewan,简称沙省),「因为看准这个途径最快捷直接,相对上移民要求也比其他国家为低,而且加拿大于小朋友教育方面发展较为全面,寓学习于娱乐,可以让子女有个快乐童年,更享受读书环境,加上当地讲求生活与工作的平衡。」
于是2018 年冯校友先只身来到沙省打点一切,处理租屋、考车、申请学校等事宜,不过到埗后才发现就业情况较想象中严峻,「沙省不像香港人熟悉的温哥华及多伦多,华人数目极少,总体人口只有约110 万人,萨斯卡通(Saskatoon)已是省府也是最大城市,人口也只得30 万人,感觉上很荒芜,工作机会不多。最重要是我从事公关工作,当地偏向聘请本地人,我原本在香港拥有的职场优势,可说是荡然无存。」
变招觅得工作机会
半年也找不到工作,换着其他人可能会彷徨失措,幸好冯国林看法却很积极,「既然已经下定决心在当地生活,就要想办法融入,于是先到专为新移民而设的中心,报读英语课程,在当地大专院校上堂时,趁机认识老师及学生,快速了解本地生活,逐步建立人际网络后,得悉因人口老化等问题,医护行业十分缺人,于是申请入读医护助理证书课程,并在老人中心做义工,边读书边发掘工作机会。」
对于转行医护助理由低做起,冯校友认为只要调整心态就能适应,「回想上一代人,不少是身无分文由内地来港,靠肯搏肯捱才打出一片天,相比起来我所面对的已不是什么一回事。初初来到一定会有困难,只要有能屈能伸的灵活心态,坚定回想移民的初心是要想得到什么,并且努力认知当地生活,就自然会捱得过。现时见到小朋友生活愉快,就觉得当初的一切取舍也是值得。」
加入联合国派驻卢旺达及仁川 司徒伟杰立志做世界公民
司徒伟杰2017 年加入联合国工作,先后到过非洲卢旺达及南韩仁川工作。
世界很大,不要局限自己在一个地方,司徒伟杰(09 新亚物理、11 研究院经济)不单认同,更将它付诸实行,2017 年他加入联合国,先后到东非卢旺达及南韩仁川工作,由以往以为香港就是一切,转而见到世界充满不同机会等待发掘,他说最重要是要趁年轻,愿意离开舒适圈。
本科修读物理的司徒伟杰(Jackie),入研究院却转修经济,这个神奇的转轨,已隐隐透露了他未来志向,「中学时选科视野很狭窄,只认识一些基本科目,我自小对科学有浓厚兴趣,选择物理作为主修科目,在中大旁听了很多课,也参加了新亚的辩论队,才知道世界原来这么大,大学犹如一座自由开放的宝山,尽情让人寻找想要的东西,尤其是通识课程,令我对社会及经济开始产生关怀。」修读硕士课程,他毅然决定转修经济,「物理研究世界及宇宙的法则,经济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及变化,如何透过优化制度令人类生活有所改善,后者的贡献好像更大。」
正因为想影响社会,毕业后虽然有私人机构提供工作机会,但司徒校友却一心加入公营机构,「不论是政策研究还是经济分析,要对社会构成影响,一定要在政府部门工作才有影响力。」于是先后加入金管局、财政司司长办公室及智经研究中心工作,不停摸索真正能帮助社会的岗位,「最初在金管局,主要负责宏观经济,聚焦金融及货币议题,但感觉上每项研究耗时颇长,而且层次很高,与民生难有直接关系,转到财政司司长办公室工作,就聚焦最低工资、标准工时、人口劳工政策等微观议题,虽然是较贴近民生,但在体制内较难提出创新的政策建议,工作两年后就离开了。」
投考青年专才计划成功受聘
要离开被外界视为薪高粮准的政府工,司徒伟杰说当初也不无挣扎,「习惯了每两、三年思考个人前路,当时想如果继续在政府再做多五至十年,就很难再离开那个舒适区,应该趁年轻多尝试不同岗位,万一在外工作不如意,再回政府也不迟。于是转职到智经研究中心,的确不在体制之内,限制顿然消失,可以参考不同国家的例子,就公共房屋政策、退休保障改革等议题,倡议实际可行的方案,甚至透过各种方式推动相关倡议落实。」意想不到的是这三年不停研究外国例子,令他希望成为世界公民,「愈做得多政策研究,就愈想用个人的社会及经济知识帮助更多人。香港终究是一个发展成熟的经济体,世界上有更多国家对此有更大需求,亦慢慢体会到一些重大议题如气候变化、科技监管等,并非单靠一个地方或城市可以成就,要加入国际机构连系多个国家方能成事。」
于是积极做资料搜集,一见世界银行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、世界贸易组织、联合国等与经济相关组织有空缺,即递交申请,结果成功在联合国觅得一职,「加入联合国一般有两个途径,一是先从事联合国的义工或实习生工作,积累一定经验及人脉后,再寻求变成合约或兼职员工,这做法相对上较迂回;我就选择加入他们的青年专才计划(young professional program),只要是32 岁以下的大学生,可通过参加考试及面试,加入联合国工作。」
在联合国工作除了到派驻国家,亦有机会到世界各地出席不同论坛,司徒校友曾到阿布扎比出席可持续论坛。
卢旺达年均收入仅800 美元
司徒校友被派驻的第一个地方是东非卢旺达,负责提供政策建议,推动经济发展,「最初听到这个陌生国度的名字时,心想是否很落后或是仍在打仗?做过一轮资料搜集,知道卢旺达是非洲首屈一指零贪污、整洁及治安良好的国家,当地1994 年曾发生种族大屠杀,整个国家有七分一人口被杀,后来他们重新团结起来,摒除族群之间的歧见,振作起来重建国家,才有今天的成就。」
卢旺达是内陆国家,没有海运及天然资源,经济发展因而受到限制,「他们的国民收入主要靠茶叶及咖啡豆,但原始农产品只能输出到欧洲及中国等地,于是我们就从产业链增值方面出发,一方面教晓他们将咖啡豆加工,从而卖得更好的价钱,另一方面也鼓励他们与邻国如肯尼亚、坦桑尼亚等合作,发挥各自专长促成区内合作,推动经济发展。」
两年的卢旺达生活,司徒伟杰的生活模式跟香港完全不同,但却是另一番体验,「即使工作地方是卢旺达首都基加利(Kigali),但感觉有点像郊野公园,每天早上也听到牛及羊的叫声;而且每星期也会经历停电或制水,以前在香港没有Wi-Fi 已叫苦连天,但在这里停电却习以为常,反而可以趁未能上网的时间看书,而且卢旺达位处海拔二千几米的高地,气温长年维持在摄氏15 至20 度,远比其他非洲国家甚至香港舒服。」不过最令他不舒服的,反而是当地贫富悬殊的问题,「卢旺达年度人均收入为800 美元,香港的却是48,000 美元,换言之在香港工作一年,已等于在卢旺达工作一世,令我反思为何自己值得收取这个薪金,这些冲击我在香港是永远也体会不到。」
到卢旺达工作,司徒校友( 左二) 发现当地气候怡人,气温长年维持在摄氏15 至20 度。
体会港纽教育文化 林晓恩的新西兰慢活生活
林晓恩(Anita)说她一早选定做老师的志愿,虽然这个想法在入大学前有轻微变化,选修中大英文系后,她回归初心,多读一年教育学院教育文凭,令她踏上教师之路,也让她与新西兰这片土地结缘,「课程要求选择外国地方作六星期交流,当时跟同学选了新西兰,前往了解他们的教育制度,结果在最后一个星期,与同学前往聚餐时,认识了该餐厅员工,交换了联络方法后,回港发展成异地情缘,注定我与新西兰的缘份。」
教育文凭毕业后,林校友到本港中学任教英文及音乐科,不过心里早知道留港时间不会太长,「与男朋友始终相隔两地,虽然每逢假期,他会飞来香港探我,但最理想当然是一起生活。所以由在香港当老师的第一天,心中早已倒数终有一天会离开香港,只是一直未决定是哪个时候。」
工作方面也不是一帆风顺, 原来林校友手持的是伴侣居留签证(Partnership Resident Visa), 找工作不如其他签证般容易,二来她于香港的教育文凭学位,也非百分百获新西兰当局确认,「如果在当地多读一年书,问题会迎刃而解,但我又不想再花时间。幸好找到一间由日本人开办的国际学校,需要英文老师教授一些非以英语为母语的国际学生,顺利找到工作,但人工较香港低一大截,加上新西兰物价不低,还要付15%消费税,奥克兰的楼价在全球更排在头七、八位……林林总总的生活压力及不习惯,加起来就变成很不开心,一段时间要经常以泪洗面,差点患上抑郁症。」
凡事总有两面,林晓恩说慢慢习惯了,体会到简单原来正是美,「香港商店五光十色,无形上令购物欲也高涨起来,在新西兰闷有闷的好处,除了生活所需,很少会再去购物,相比在香港更能多储点钱。此外没有夜生活令人早睡早起,生活质素高很多,这里流行的玩意亦比香港慢了很多年,诸如桌上游戏(boardgame)、保龄球、室内激光枪war game 等仍很流行,于是boardgame 成为与同事惯常的工余活动,可以慢活怀旧一下,其实也不错。想来新西兰工作或生活的,要先有心理准备及调节心态,否则会很难过。」
在国际学校工作数载,林校友2019 年转职到奥克兰大学,脱离教师生活,在学生事务处担当起行政工作,「自问性格较为内向,教书就像每日要on show 六小时般,开始发现不太适合自己;现时在大学协助学生解决由报名入读到毕业期间,遇上的所有疑难,感觉上更有意义,也工作得特别开心。」
不过转换环境后,带来的是另一项挑战,「之前在国际学校工作,学生及员工来自五湖四海,感觉跟在香港工作分别不大;但转到大学工作,才算是在当地机构工作,新西兰人原来对国际经验不算重视,土生土长的新西兰人,反而在职场有较大的优势,而且他们很重视保留原住民的毛利(Māori)文化,生活不时渗杂毛利语及文化,例如饭前要bless the food,起初这些价值观及文化差异对我冲击也很大,不过习惯了就接受,最重要是当地人大多很友善,疫情期间不少欧美地方会歧视亚洲人,但新西兰人的社会意识很强,反而会在社交平台刻意提醒,不要敌视亚洲人,很值得欣赏。」
总括来说,林晓恩认为在彼邦生活,贵在欣赏二字,「以教育为例,这里不像香港般有很强的竞争性,读书会较重视个人发展,纯由个人角度出发,而非由社会来定义成功,所以改英文卷时,见到学生有错字,在香港会用红笔圈起,再吩咐学生罚抄十次,但在新西兰会用铅笔,轻轻地在旁边写上正确写法,两种教育方法各有优点,最重要是抱着欣赏心态,从中领略别人的美,才能令自己融入当地生活。」
访问原文:《中大校友》季刊第一百零六期.中大校友事务处 2021
网上阅读《中大校友》6月号
pdf版本:http://alumni.cuhk.edu.hk/zh-Hant/magazine/categories/pdfversion/202106
揭页式ISSUU版本:http://www.alumni.cuhk.edu.hk/magazine/issuu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