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大人守信、能幹、靈活多變、積極進取,憑着不輕易放棄的心態,一直以來,在世界各地都可以找到一片天。今期專訪了五位身在海外的校友,分享當地生活苦與樂,以及作為外來人,如何融入當地文化。雖然移居外地屬個人選擇,並非每個人也適合在海外生活,但聽他們的分享,確實體會到世界很大,不同地方的生活及工作環境都有其特別和有趣之處。
到新加坡嘗試新生活 吳克勤學習當地人純樸文化
時常聽人埋怨香港生活壓力大,想過悠閒生活,吳克勤(00 崇基中文 / 02 研究院文化研究)坐言起行,2006 年隻身到新加坡嘗試新生活,結果一試愛上並定居至今。她深信不做一件事情有千萬個理由,但要做一件事情,則總會找到方法,在香港賺到錢卻沒有生活,放棄金錢地位來到新加坡,卻換來稱心如意的簡單生活,全看每個人怎樣取捨,但不肯放開懷抱嘗試,永遠不會知道世界有多大。
吳克勤認為,想做一件事,總能找到方法。想過什麼生活,就去試試。好像這杯咖啡,也可以用酒杯來裝,一樣好味道。
對於理想生活,人人定義也不同,吳校友認為工作之外,最重要有時間學習新事物,發展興趣,既有個人生活,又能兼顧家人朋友,「坦白說,在香港不容易有這麼理想的生活,工作已佔去大部分時間,與其營營役役賺很多錢,然後還要捱貴樓,倒不如外闖他鄉,發掘其他機會。」選擇新加坡,吳克勤看中的是文化生活氣氛類近,「大家都說新加坡似香港,實情是新加坡人比港人更喜愛港式文化,潮流文化緊貼香港,加上同樣曾是英國殖民地,甫抵着已很適應;最重要是飲食文化相近,對於愛吃喝的我是件好事。我也曾在英國留學,比較過後,還是較適應亞洲大都會生活,趁年青外出闖蕩,機會成本較低,於是還未找到工作,已遞表申請移居到新加坡。」
兩手空空來到新地方,卻出乎意料很快找到工作,還要是幾份兼職工作同時找上門,讓吳克勤過上斜槓族的生活,「在跨國顧問公司做分析員,也有在新躍社科大學任教翻譯系,連同後來與友人開設的海鮮批發生意,有段時間同時做過三份工作。現在經濟比較穩定,只以教課為主。當時做工考慮時間分配,顧問公司曾提議轉全職,但聽到要飛去外地開會,覺得太困身所以拒絕。當地朋友說我是工作狂,但與香港對比根本不是一回事,每份工作相對時間靈活,就可以安排見家人朋友、做運動、寫作、校友會活動等等。錢是賺少了,但根本在新加坡用不了那麼多錢,換來更舒適的生活,怎計也是值得。」
自小培養不歧視文化
新加坡生活後,可以分配時間學自己有興趣的東西,先後學過中醫、水上滑板、跳舞、編織等。
她盛讚新加坡對外來人接受程度十分高,移居於此沒有太多顧慮,「新加坡人口580 萬人,只有350 多萬是公民,外來人比例很高,早已習慣與不同種族一起生活。八成人住在組屋(類似香港的居屋),組屋規定兼顧華人、馬拉人、印度人及其他族裔均衡混居,藉以促進族群互動與和諧,日常撞口撞面也會見到外來人,久而久之習以為常;加上本地學校也規定所有種族的人要混在一起讀書,自小培養接納他人的觀念,作為外來人,未有感受過任何排斥。」一般人認為新加坡政府不喜歡國民評論政治,吳校友指:「批評政府的聲音不多,但也有。反而批評其他種族及宗教屬敏感甚至犯法行為,可見政府對維護種族共融的決心。」
作為生意人,吳克勤長期與各國人士交手,也奉行不對人持有偏見的原則,「公司曾批發活螃蟹及冰凍海鮮,記得2010 年整個市場也沒有活蟹供應,要四出尋找貨源,後來聽說菲律賓那邊有貨,於是想飛過去洽商,那時剛發生菲律賓槍擊人質事件,同事及家人均不贊成前往當地,但我覺得不應因個別事件而對人有偏見,於是堅持前往,結果到達菲律賓,當地人知道我是香港人,反而以禮相待,甚至有人為事件表達歉意,最終找到貨源應付市場需求,助公司渡過難關。」
不計較帶來大生意
一視同仁以外,吳校友亦抱著從不計較的宗旨做人,原來早在中大讀書時已種下,「在學校算活躍分子,有上莊搞宿生會及參加籃球隊,也有到學生會及校友會幫手,認識了來自不同界別的人,見到大家在沒有實質回報下,毫不計較地落力付出,慢慢發現做得愈多,學得也愈多。」直到現時從商,她也保持這份心態,「之前有客人想要魚皮,在不計較的情況下,未收錢已幫忙四處張羅,訂了一個貨櫃的魚皮,最終客人卻說要不了那麼多,正愁如何將餘下的魚皮銷走,結果嘗試在牛車水的年宵市場擺檔促銷,竟然銷情理想,兩星期將整個貨櫃的魚皮售掉!從中發掘到商機,認真研究魚皮市場,後來碰巧新加坡及鄰近地區掀起鹹蛋魚皮的潮流,魚皮突然供不應求,我們公司成了主要供應商之一,做成了大生意。如果最初斤斤計較,就無法換來後來的生意。
到菲律賓尋蟹時,當地人熱情招待,右二是吳克勤。
於倫敦廣告界闖出名堂 陳思樺成功打破白人主導的傳統
陳思樺(Carol)在香港成長,從未想過到海外升學或工作,直至大學二年級才有所轉變,她憶述:「參加了香港青年協會舉辦的『龍匯100』交流團,匯集了一百位華人青年,分別到香港、上海及北京交流;除我以外,那99 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年輕人全也很厲害,有國家代表隊運動員,也有選美冠軍, 見識到他們多才多藝的一面,七天交流團令我眼界大開,因此下定決心申請到外國升學,期望能拓闊國際視野。
倫敦是臥虎藏龍之地
一如所願,陳校友中大畢業後負笈英國,到倫敦大學Goldsmiths College修讀國際傳媒碩士學位,2007 年畢業後,本想尋找市場推廣或公關的工作,但她投寄逾兩百份履歷,也未能在倫敦覓得一職,反而香港及內地都有回音提供工作機會,後者更是北京奧運的公關工作,可說相當吸引,但她都沒有接受。她說在英國苦尋工作四個月也未有回音,自信心跌至低點,「在香港未畢業已有工作,但在英國剛好相反,畢業就失業。倫敦是臥虎藏龍之地,像港人懂三文兩語只符合基本要求,很多由歐洲到來找工作的人,懂八國語言,三文治店的店員也擁有碩士學位,競爭可想而知有多激烈。」
最終,選了一份與廣告行業無關的工作入手,為博彩公司當翻譯員,負責將博彩網站譯成中文,「上班地點遠離倫敦市中心,每日來回要坐3 小時火車;而且為賭博公司工作也挑戰我個人道德底線。」幸好半年後得知有4A 廣告公司舉辦招聘日,她成功擊敗幾十位對手而入行,負責Toshiba、SEGA 等客戶的英國媒體策略,「老闆既是我的伯樂,也是我的mentor,直至今天遇上任何工作上的問題,我也會即時請教他,後來有問過他當初為何會請我,他說做廣告就是要跳出框框思考,應該集合不同觀點的人,團隊國籍夠多元化才是好事;他深知行業多年來白人主導的問題,也覺得需要改善,於是選擇由自己公司開始做起。」
歐亞文化盲點成創業靈感
2010年工作簽證到期,陳校友回流香港,在一家國際廣告公司任職,2013 年再被調派往母公司倫敦辦公室,「我發現歐洲廣告市場有個盲點,不少亞洲知名品牌因文化差異、公眾不熟悉品牌背景等原因而被忽略,母公司成功爭取台灣電腦品牌華碩為客戶,卻沒有同事願意出謀獻策,我自覺是華碩產品用家,知道這是個好品牌,於是決定為華碩制定市場傳播策略。」
再次投身英國主流廣告行業,陳思樺領悟到更多,亞洲品牌在歐洲被輕視;歐洲品牌開拓亞洲市場,卻以歐洲市場的傳統方式去思考,而不懂或不願意去認識其他市場運作,陳思樺憑着在大公司的經驗和對歐亞兩地文化的了解,她決定於2014 年自行創業成立廣告公司Comms8,互聯歐亞兩地市場,「最印象深刻是協助雀巢旗下奶粉產品進軍內地,我們公司的調查發現,內地消費者購買奶粉前,大多會聽從海外代購網或於外地居住的父母意見,因此先從英國新手華人父母入手。」
以科學分析華人坐月的重要性
去年獲獎的巴哈急救寧廣告,當遊客在機場行近廣告板,手機即時接收到優惠券,增加銷售額。
剛巧Comms8 成立後,陳思樺也初為人母,深深感受到在彼邦沒有家人的支援下,懷孕生育時那份孤單感,尤其是當地醫護人員對於華人坐月等概念並不理解,容易產生溝通上的落差。「於是我就建議客戶舉辦一系列專為新手父母而設的講座,邀請中醫師、營養師、心理醫生解答他們的疑難,並撰寫白皮書給醫護人員,從科學角度分析華人坐月的重要性,梳理當中的各樣謬誤。結果活動成功製造話題,吸引BBC、鳳凰衛視等媒體報導,也為公司打響名堂。」
為子女獲得優質教育 馮國林移居加國由低做起
每次問起馮國林(Stephen)關於香港的生活,他總是用「紙醉金迷」來形容,「自小已喜歡寫字及與人交際,所以很早認定公關工作適合自己。在香港做公關工作注定是多姿多彩的,剛畢業第一份工作在電子公司擔任市場推廣,已經有機會代表公司飛到日本、台灣及德國漢諾威參加展覽,更不要說後來在影視處及和黃的公關工作,接觸到的人和事永遠較其他工作為多。」
離港前最後一份的工作,是擔任阿聯酋駐港領事館公關主任,見盡阿聯酋皇室窮奢極侈的生活,更是十多年公關生涯完美的總結,「讀書時對中東局勢十分着迷,可能常看《阿拉丁》,認為那個國度總是充滿神秘感,開始研究當地宗教及產油事業,對伊斯蘭、齋戒月、什葉派等事物有所認識,並加入亞太國際關係學會,出任中東研究員,雖然想親身前往中東旅遊,也因為意外而未能成事,但最後可以加入領事館工作,在阿聯酋國慶酒會上協助招待各國領事,更有幸親自接待私訪的阿聯酋總理兼副總統。」
馮校友也坦言在領事館工作有大量好處,薪高糧準不在話下,而且每年薪酬加幅,不受外圍經濟及環境所影響,還未計每年三十天大假,要他放棄如此優差,轉捩點在於兩個兒子出世,「太太是中日混血兒,婚後生了兩名小朋友,如果在香港要提供優質教育予子女,不得不付上高昂學費考入私校或國際學校,而且香港生活和學習壓力極大,若果希望子女未來有更佳的生活環境,移居他國是最佳出路。」
當時考慮過幾個地方,最後馮國林以國際技術移民身份,申請快速移民通道計劃獲得省提名,移居至加拿大中部的薩克其萬省(Saskatchewan,簡稱沙省),「因為看準這個途徑最快捷直接,相對上移民要求也比其他國家為低,而且加拿大於小朋友教育方面發展較為全面,寓學習於娛樂,可以讓子女有個快樂童年,更享受讀書環境,加上當地講求生活與工作的平衡。」
於是2018 年馮校友先隻身來到沙省打點一切,處理租屋、考車、申請學校等事宜,不過到埗後才發現就業情況較想像中嚴峻,「沙省不像香港人熟悉的溫哥華及多倫多,華人數目極少,總體人口只有約110 萬人,薩斯卡通(Saskatoon)已是省府也是最大城市,人口也只得30 萬人,感覺上很荒蕪,工作機會不多。最重要是我從事公關工作,當地偏向聘請本地人,我原本在香港擁有的職場優勢,可說是蕩然無存。」
變招覓得工作機會
半年也找不到工作,換着其他人可能會徬徨失措,幸好馮國林看法卻很積極,「既然已經下定決心在當地生活,就要想辦法融入,於是先到專為新移民而設的中心,報讀英語課程,在當地大專院校上堂時,趁機認識老師及學生,快速了解本地生活,逐步建立人際網絡後,得悉因人口老化等問題,醫護行業十分缺人,於是申請入讀醫護助理證書課程,並在老人中心做義工,邊讀書邊發掘工作機會。」
對於轉行醫護助理由低做起,馮校友認為只要調整心態就能適應,「回想上一代人,不少是身無分文由內地來港,靠肯搏肯捱才打出一片天,相比起來我所面對的已不是什麼一回事。初初來到一定會有困難,只要有能屈能伸的靈活心態,堅定回想移民的初心是要想得到什麼,並且努力認知當地生活,就自然會捱得過。現時見到小朋友生活愉快,就覺得當初的一切取捨也是值得。」
加入聯合國派駐盧旺達及仁川 司徒偉傑立志做世界公民
司徒偉傑2017 年加入聯合國工作,先後到過非洲盧旺達及南韓仁川工作。
世界很大,不要局限自己在一個地方,司徒偉傑(09 新亞物理、11 研究院經濟)不單認同,更將它付諸實行,2017 年他加入聯合國,先後到東非盧旺達及南韓仁川工作,由以往以為香港就是一切,轉而見到世界充滿不同機會等待發掘,他說最重要是要趁年輕,願意離開舒適圈。
本科修讀物理的司徒偉傑(Jackie),入研究院卻轉修經濟,這個神奇的轉軌,已隱隱透露了他未來志向,「中學時選科視野很狹窄,只認識一些基本科目,我自小對科學有濃厚興趣,選擇物理作為主修科目,在中大旁聽了很多課,也參加了新亞的辯論隊,才知道世界原來這麼大,大學猶如一座自由開放的寶山,盡情讓人尋找想要的東西,尤其是通識課程,令我對社會及經濟開始產生關懷。」修讀碩士課程,他毅然決定轉修經濟,「物理研究世界及宇宙的法則,經濟研究人與人之間的合作及變化,如何透過優化制度令人類生活有所改善,後者的貢獻好像更大。」
正因為想影響社會,畢業後雖然有私人機構提供工作機會,但司徒校友卻一心加入公營機構,「不論是政策研究還是經濟分析,要對社會構成影響,一定要在政府部門工作才有影響力。」於是先後加入金管局、財政司司長辦公室及智經研究中心工作,不停摸索真正能幫助社會的崗位,「最初在金管局,主要負責宏觀經濟,聚焦金融及貨幣議題,但感覺上每項研究耗時頗長,而且層次很高,與民生難有直接關係,轉到財政司司長辦公室工作,就聚焦最低工資、標準工時、人口勞工政策等微觀議題,雖然是較貼近民生,但在體制內較難提出創新的政策建議,工作兩年後就離開了。」
投考青年專才計劃成功受聘
要離開被外界視為薪高糧準的政府工,司徒偉傑說當初也不無掙扎,「習慣了每兩、三年思考個人前路,當時想如果繼續在政府再做多五至十年,就很難再離開那個舒適區,應該趁年輕多嘗試不同崗位,萬一在外工作不如意,再回政府也不遲。於是轉職到智經研究中心,的確不在體制之內,限制頓然消失,可以參考不同國家的例子,就公共房屋政策、退休保障改革等議題,倡議實際可行的方案,甚至透過各種方式推動相關倡議落實。」意想不到的是這三年不停研究外國例子,令他希望成為世界公民,「愈做得多政策研究,就愈想用個人的社會及經濟知識幫助更多人。香港終究是一個發展成熟的經濟體,世界上有更多國家對此有更大需求,亦慢慢體會到一些重大議題如氣候變化、科技監管等,並非單靠一個地方或城市可以成就,要加入國際機構連繫多個國家方能成事。」
於是積極做資料搜集,一見世界銀行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、世界貿易組織、聯合國等與經濟相關組織有空缺,即遞交申請,結果成功在聯合國覓得一職,「加入聯合國一般有兩個途徑,一是先從事聯合國的義工或實習生工作,積累一定經驗及人脈後,再尋求變成合約或兼職員工,這做法相對上較迂迴;我就選擇加入他們的青年專才計劃(young professional program),只要是32 歲以下的大學生,可通過參加考試及面試,加入聯合國工作。」
在聯合國工作除了到派駐國家,亦有機會到世界各地出席不同論壇,司徒校友曾到阿布扎比出席可持續論壇。
盧旺達年均收入僅800 美元
司徒校友被派駐的第一個地方是東非盧旺達,負責提供政策建議,推動經濟發展,「最初聽到這個陌生國度的名字時,心想是否很落後或是仍在打仗?做過一輪資料搜集,知道盧旺達是非洲首屈一指零貪污、整潔及治安良好的國家,當地1994 年曾發生種族大屠殺,整個國家有七分一人口被殺,後來他們重新團結起來,摒除族群之間的歧見,振作起來重建國家,才有今天的成就。」
盧旺達是內陸國家,沒有海運及天然資源,經濟發展因而受到限制,「他們的國民收入主要靠茶葉及咖啡豆,但原始農產品只能輸出到歐洲及中國等地,於是我們就從產業鏈增值方面出發,一方面教曉他們將咖啡豆加工,從而賣得更好的價錢,另一方面也鼓勵他們與鄰國如肯亞、坦桑尼亞等合作,發揮各自專長促成區內合作,推動經濟發展。」
兩年的盧旺達生活,司徒偉傑的生活模式跟香港完全不同,但卻是另一番體驗,「即使工作地方是盧旺達首都基加利(Kigali),但感覺有點像郊野公園,每天早上也聽到牛及羊的叫聲;而且每星期也會經歷停電或制水,以前在香港沒有Wi-Fi 已叫苦連天,但在這裡停電卻習以為常,反而可以趁未能上網的時間看書,而且盧旺達位處海拔二千幾米的高地,氣溫長年維持在攝氏15 至20 度,遠比其他非洲國家甚至香港舒服。」不過最令他不舒服的,反而是當地貧富懸殊的問題,「盧旺達年度人均收入為800 美元,香港的卻是48,000 美元,換言之在香港工作一年,已等於在盧旺達工作一世,令我反思為何自己值得收取這個薪金,這些衝擊我在香港是永遠也體會不到。」
到盧旺達工作,司徒校友( 左二) 發現當地氣候怡人,氣溫長年維持在攝氏15 至20 度。
體會港紐教育文化 林曉恩的新西蘭慢活生活
林曉恩(Anita)說她一早選定做老師的志願,雖然這個想法在入大學前有輕微變化,選修中大英文系後,她回歸初心,多讀一年教育學院教育文憑,令她踏上教師之路,也讓她與新西蘭這片土地結緣,「課程要求選擇外國地方作六星期交流,當時跟同學選了新西蘭,前往了解他們的教育制度,結果在最後一個星期,與同學前往聚餐時,認識了該餐廳員工,交換了聯絡方法後,回港發展成異地情緣,注定我與新西蘭的緣份。」
教育文憑畢業後,林校友到本港中學任教英文及音樂科,不過心裡早知道留港時間不會太長,「與男朋友始終相隔兩地,雖然每逢假期,他會飛來香港探我,但最理想當然是一起生活。所以由在香港當老師的第一天,心中早已倒數終有一天會離開香港,只是一直未決定是哪個時候。」
工作方面也不是一帆風順, 原來林校友手持的是伴侶居留簽證(Partnership Resident Visa), 找工作不如其他簽證般容易,二來她於香港的教育文憑學位,也非百分百獲新西蘭當局確認,「如果在當地多讀一年書,問題會迎刃而解,但我又不想再花時間。幸好找到一間由日本人開辦的國際學校,需要英文老師教授一些非以英語為母語的國際學生,順利找到工作,但人工較香港低一大截,加上新西蘭物價不低,還要付15%消費稅,奧克蘭的樓價在全球更排在頭七、八位……林林總總的生活壓力及不習慣,加起來就變成很不開心,一段時間要經常以淚洗面,差點患上抑鬱症。」
凡事總有兩面,林曉恩說慢慢習慣了,體會到簡單原來正是美,「香港商店五光十色,無形上令購物慾也高漲起來,在新西蘭悶有悶的好處,除了生活所需,很少會再去購物,相比在香港更能多儲點錢。此外沒有夜生活令人早睡早起,生活質素高很多,這裡流行的玩意亦比香港慢了很多年,諸如桌上遊戲(boardgame)、保齡球、室內鐳射槍war game 等仍很流行,於是boardgame 成為與同事慣常的工餘活動,可以慢活懷舊一下,其實也不錯。想來新西蘭工作或生活的,要先有心理準備及調節心態,否則會很難過。」
在國際學校工作數載,林校友2019 年轉職到奧克蘭大學,脫離教師生活,在學生事務處擔當起行政工作,「自問性格較為內向,教書就像每日要on show 六小時般,開始發現不太適合自己;現時在大學協助學生解決由報名入讀到畢業期間,遇上的所有疑難,感覺上更有意義,也工作得特別開心。」
不過轉換環境後,帶來的是另一項挑戰,「之前在國際學校工作,學生及員工來自五湖四海,感覺跟在香港工作分別不大;但轉到大學工作,才算是在當地機構工作,新西蘭人原來對國際經驗不算重視,土生土長的新西蘭人,反而在職場有較大的優勢,而且他們很重視保留原住民的毛利(Māori)文化,生活不時滲雜毛利語及文化,例如飯前要bless the food,起初這些價值觀及文化差異對我衝擊也很大,不過習慣了就接受,最重要是當地人大多很友善,疫情期間不少歐美地方會歧視亞洲人,但新西蘭人的社會意識很強,反而會在社交平台刻意提醒,不要敵視亞洲人,很值得欣賞。」
總括來說,林曉恩認為在彼邦生活,貴在欣賞二字,「以教育為例,這裡不像香港般有很強的競爭性,讀書會較重視個人發展,純由個人角度出發,而非由社會來定義成功,所以改英文卷時,見到學生有錯字,在香港會用紅筆圈起,再吩咐學生罰抄十次,但在新西蘭會用鉛筆,輕輕地在旁邊寫上正確寫法,兩種教育方法各有優點,最重要是抱着欣賞心態,從中領略別人的美,才能令自己融入當地生活。」
訪問原文:《中大校友》季刊第一百零六期.中大校友事務處 2021
網上閱讀《中大校友》6月號
pdf版本:http://alumni.cuhk.edu.hk/zh-Hant/magazine/categories/pdfversion/202106
揭頁式ISSUU版本:http://www.alumni.cuhk.edu.hk/magazine/issuu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