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设计重塑及拉近家庭关系
叶憬翰以艺术加建筑连系人
与香港设计师协会会长叶憬翰(00新亚建筑学/03研究院建筑学)谈工作成就,话题竟变成家庭关系:「以为多年来工作能力高,怎样复杂的设计项目也应付自如,就自觉拥有建立关系的能力。谁知到家庭出现问题时,辅导过程中才发现每条问题也答错,原来自己仍在BB班,埋首工作而忽略家庭,不懂得去体谅别人。」汲取失败经验后,他决定成立团队专攻室内设计为家庭解决难题,「与朋友及客户谈起,惊觉八成以上家庭也存在不同问题,以前我用心参与公共空间设计来维系社区,现时透过设计来帮助别人连系家人,离不开的是为世界建立更美好的关系。」
叶憬翰说精彩作品来自事前做充足准备及沟通,才能将所有事情整合起来。
原名叶小卡的叶憬翰(Karr)入中大本来修读艺术,后来转修建筑,在他眼中两者实际分别不大,「中学时期已自修艺术,一直对此很有兴趣,而建筑也是一种艺术,只是媒体上的转变,但艺术形式(art form)不应拘泥于采用什么媒体,重要的是你想透过它来表达什么。固然从教育的角度出发,艺术与建筑有所不同,前者会较着重实践,后者则有大量理论,但对于构建立体媒介来说,两者同样重要,可惜当年未有双学位,即使我读完所有艺术必修的课程,为了专业资格唯有选择建筑作为主修科,而将艺术转为副修。」这个决定不单令他成为少数先后习艺术与建筑的中大毕业生,也成就他工作时将两者融会贯通,因此硕士未毕业已自行创办ADO设计公司,誓要将艺术与建筑结合。「设计在乎是个人想表达的内容,我每次设计,也将它当成艺术品来做,带出我想传递的讯息,有自己公司的好处是更易及准确地表达这些讯息,能够多做属于自己的作品。」
与社区保持沟通成就好作品
最初叶校友独钟情于公共空间设计,他说是源自对立体艺术的兴趣,「提到立体艺术,传统方向会先想起雕塑,毕业时公共空间的概念刚刚兴起,正好是介乎艺术与立体之间的一种表达形式,较接近我喜爱的立体艺术,政府当时举行许多关于公共空间的设计比赛及项目,我有幸参与了不少。」凭借融合建筑与艺术的个人特色,多年来负责过的项目不计其数,包括旺角邮政局室内活化、马鞍山图书馆、大馆、湾仔天星码头、光影游乐园、屯门「源.区」(T.PARK)等,当中牵涉到的政府部门及持份者众多,平衡各方意见的秘诀是心态,「不要当作工作般简单,如果单纯是工作,你只交出负责的部分,作品一定做得不好;可能我对香港的感情很浓厚,在任何地方建立一样东西,感受也会很深,也想到它要在此地屹立多年,怕会影响香港形象,感觉就像是在家中放入一件摆设,如果有这个心态,很易会代入不同持份者角色去考虑,到底项目出现在这里会影响谁,什么人会有什么感受,愿意从他们所有人的角度去想一想,然后肯走去敲门跟他们倾谈,这个我敢说自己做得最多,跟逐个受影响的人去聊天,当大家都明白我的心是为社区好,会支持我并给予很多实用的意见,能够与持份人建立关系,自然能将项目做好。」
2012年叶憬翰接手重新设计旺角邮政局,书写枱面骤眼看像两道一长一短的波浪,实质较高一层适合站立书写,下层枱面则方便坐轮椅伤残人士使用,可见他的匠心设计。
从商业角度出发,固然不能只接公共空间的设计项目,在商业与艺术之间要取得平衡,Karr形容确实有点像精神分裂,「这二十年来的营运,发现商业与艺术实际上可以并存,在我眼上所有东西离不开设计,即使商业模式也是通过设计得来的,而ADO一直以来最大的挑战,是找到对的商业模式。我采取的方法是将所有事情标准化,将个人的设计心得、方法、经验写成蓝本及教材交给同事,再设立监控系统维持水平,这个方法既艰苦也耗时,但能够发掘出同事擅长的领域,甚至有些设计师比我更有经验及能力,去投入商业项目,变相我就可以抽身去做自己认为值得做的项目。」虽然现时公司有5、60人,但他依然坚持自己负责的项目,度桥到简报要一个人从头到尾,不假手于人,「设计最重要的元素,是要保持投入及参与,每次参与有发挥空间的作品,我会视之为一个探讨的过程,令艺术水平有所提升。」
大馆开幕的展览《大馆一百面》,令人印象深刻,也是出自叶校友手笔。
在设计中渗入爱的元素
继续投身公共空间设计之余,叶憬翰近年多参与室内设计的工作,他说是因为家庭出现问题,「大约6至7年前发生,当时整个人变得很不开心,大半年时间未能工作,要寻求家庭辅导差不多一年时间,才再次重新站起来。以前是不愿意做住宅项目的,觉得读艺术及建筑出身,不太想接规模较细的工作,但经历了那次伤痛后,就觉得没有任何东西比家庭重要,然后慢慢亲自参与一、两个项目,与相关家庭讨论时,发觉设计原来会为家庭带来很大的转变,于是突然多了个很重要的人生目标,我开始反思以前大学时所做的十多个作品,原来大部分也是围绕『关系』这个主题的,巧合地一直也以设计来建立及讨论关系,于是反问自己为何不用个人专长去帮助其他家庭,明白爱到底是什么;作为一位基督徒,向来没有大声地传扬爱,藉着今次机会希望能做得到。」
叶校友的公司成立了住宅项目的队伍ADO CASA,更特别将使命定为「Design for Love, Build for Relationship」,短短三年时间已进占本地室内设计市场前几名。「你用心去做好一件事,客户会感受到并给予信任,自然会容易成功。我们通过住宅设计服务,让不同家庭明白如何沟通,以及重排工作与家庭的首次关系;最初帮我渡过难关的是一位中大好友,与她倾谈,过程中我想通了很多事情,令我觉得自己的失败经历可以换成是别人的祝福,正因为我愿意分享,对方会更愿意发问及分享,从中得到释放。」他举一个门柄为例子,刻意设计成两边家人均可使用,巧妙之处是两人一前一后迭在扶手上,身体会自然面向对方,拉近彼此的关系。「有时未开始装修已有很多争拗,父母与子女喜欢不同风格,又坚持已见,我就会为他们安排设计工作坊,一齐发掘他们共同喜欢的设计,他们知道原来自己对最亲密的人并非百分百理解,透过坐下沟通而增进彼此了解,才是最珍贵的。」
「中大人对文化执着及有要求」
不论是维系社区还是家人,Karr认为这份精神源自中大,「中大近年即使鼓励创新精神,结果也是社创数目占多,其他大学可能会金融等方面行先,但中大的环境就培育出一种特质,令人很想贡献社会及世界,鼓励了很多中大人默默耕耘。我觉得中大人的创意很高,而且普遍对文化执着及有要求,希望校方可以给予更多场地及空间,让学生有多点实践创意的机会,又或是安排校友回来作导师给予意见,相信对他们毕业后的发展会好有帮助。我也勉励师弟师妹要保持初心,别以为你现时所做的东西是不起眼或虚无缥缈,但当你专注于某件事并将之做到极致,往往会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,撞板不必担心,坚持下去一定会成功。」
叶憬翰小档案
- 2000年‧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学士
- 2003年‧香港中文大学建筑硕士
- 2004年‧成立ADO公司
- 2005年‧首届香港创新科技署「设计智优青年设计才俊大奖」
- 2008年‧美国哈佛大学行政教育文凭
- 2009年‧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研究文凭
- 2018年‧香港设计师协会会长香港设计中心董事
访问原文:《中大校友》季刊第一百一十七期.中大校友事务处 2024
网上阅读《中大校友》3月号
pdf版本:http://alumni.cuhk.edu.hk/en/magazine/categories/pdfversion/202403
揭页式ISSUU版本:http://www.alumni.cuhk.edu.hk/magazine/issuu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