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
events & news

【海外教授特辑】廖启瑞强调科研首重国际视野 放眼世界方能走得更远



放眼世界方能走得更远
廖启瑞强调
科研首重国际视野

跟廖启瑞(99崇基讯息工程学 / 01研究院讯息工程学 / 04研究院讯息工程学哲学博士)聊起科研,他总离不开「国际」二字,「正常人打工,大部分也会留在同一个地方,但科研一定要到不同地方吸收,多看点各样东西,才可以有所成就。」至于什么人适合从事科研,他说反而较纯粹和简单,「只要你对科研有兴趣就可以,这是逼不出来的,也急不出来的,给自己多点时间慢慢发掘,终有一天会开窍。」

廖校友数年前说服所服务的大学成立Blockchain Technology Centre,目的是希望研究不再流于纸上谈兵,能够落地给业界使用。

今时今日何时何地都能上网,30年前却并非如此容易,廖启瑞(Joseph)说上网二字成为他入读讯息工程的契机,「读中五时,中大黄宝财教授开发了名为School Net的系统,为中学生提供平价上网的机会,开启了我的互联网世界,也从中发现个人对电脑及通讯的兴趣。由于黄教授来自讯息工程学系,自小坐火车经过大学站,也很向往在中大校园读书,顺理成章选了中大讯息工程学为第一志愿,幸运地获取录。」

谁能料到一个上网计划,令廖校友在中大一留就是8年,由学士读到博士毕业,到离开校园投身社会,他说感激中大帮了一把,「大学对我们十分好,可能知道读完博士不易搵工,所以安排一个访问助理教授职位,给你一年缓冲时间,边做教学研究边决定未来去向。当时学校鼓励我们千万不要留港或留在学系内,一定要走出去才能提升国际视野,我也听从他们吩咐努力寻求海外深造的机会,我的研究专长是密码学,有几间英国大学在这方面也很有名,结果布里斯托大学(University of Bristol)取录了我,让我在英国开展博士后研究。」

自小受英超熏陶,一直紧追曼联赛事,Joseph说对英国确实有情意结,不过去到英国生活却是另一回事。「20年前的英国跟今天很不同,没有太多香港人,即使亚洲人面孔也甚少,两年读书生活坦白说有点孤独感,幸好中大校友网络很大,靠在那边认识到的中大人,互相砥砺撑了过去。」他决定不会留英发展,刚巧新加坡政府资助的A*STAR研究所有研究员空缺,于是飞了半个地球重回亚洲,「当时香港的工作机会不多,研究机构大多会聘请拥有大量国际经验的研究人员,我只有两年英国经验,未能迎合他们的要求。去新加坡也因为新加坡的生活环境与香港很类似,结果我2007年履新,在当地工作了8年。」

加密货币论文成果被人取走
廖启瑞现时在澳洲Monash University担任教授,并兼任Monash Blockchain Technology Centre的主管,研究范围仍然离不开当年博士研究的密码学,不过近年金融科技及区块链(blockchain)方兴未艾,他直接将研究成果应用到以上范畴,「中间发生了一件趣事:2014年诞生了一款名为Monero的加密货币,它与Bitcoin最大分别是它对用户私隐的保护,其他人完全见不到交易的用户资料及金额,我好奇研究它的运作理论,竟然与我2004年博士论文所述的原理如出一辙,当年还是学生,写论文时没有详细考虑专利问题,理论上任何人也可采用,没想到当年的研究成果这样被人拿走使用。」

起初当然不开心,但回头一想发现中间存在机遇,「这件事令我了解到一直研究的理论并非纸上谈兵,就连全球25大、市值30亿美元的加密货币企业也能应用到,从中见到研究的价值。以往研究要等十年八载才能应用到,例如全球知名的密码演算法RSA早于70年代已发明,竟要待至90年代才有人使用,但近年Web3及金融科技发展一日千里,加速了研究周期,企业看中研究后会即时与教授或研究员接洽,短时间内将研究成果产业化,对于研究员来说是一个好大的鼓舞,尤其是当年刚投身研究,心中也会暗自质疑研究到底会有什么用处,现时很快见到当中的价值,我觉得是件好事。」

近年金融科技发展迅速,Joseph(中)称赞研究能很快彰显价值,令科研人员感到鼓舞。

同意段校长的中大桥梁比喻
游走于英国、新加坡及澳洲三地,廖校友认为中大培养的科研人才,有足够实力立足全球学府,「虽然我的学生之中并没有中大人,但眼见中大同系师弟师妹,今天已是知名院校的副校长,学术成就很高,足证中大的训练质素。我个人颇喜欢中大的通识课程,让你在主科以外接触其他知识,这些跨学科的训练对于就业很有帮助,尤其是不少同学踏足社会之际,未必从事与本科相关的工作,学到其他范畴的知识可说是终身受用。不过我衷心希望母校能够做好桥梁角色,记得段校长上任后曾说过,要中大成为中国内地与世界各地的学术桥梁,中大作为香港的高等学府,具备国际视野及网络是无可比拟的,海外大学能透过中大与国内大学在学术及学生上有所交流,相信能缔造三赢的局面。」

廖校友(红圈)说中大最吸引人的是通识课程,令人不抗拒接触主科以外的知识,对日后事业帮助很大。

对于有志于研究的师弟师妹,Joseph以过来人身份给予建议:「首先要确定自己对研究有兴趣,时常喜欢创新,然后就要多花时间打好基础,千万不要着急,读PhD起初一、两年往往未必会有想法,那是很正常的,慢慢累积沉淀终有一日会豁然开窍,所以紧记要给自己时间。另外要紧记科研跟其他工作不同,不能只局限于香港,趁年青到不同地方汲取经验,建立个人研究网络,拓阔视野,才能取得成功。」

廖启瑞小档案

  • 1999年‧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士
  • 2001年‧香港中文大学工程硕士
  • 2004年‧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哲学博士
  • 2005年‧布里斯托大学研究员
  • 2007年‧新加坡A*STAR研究所科学家
  • 2015年‧澳洲Monash University教授
  • 2019年‧Monash Blockchain Technology Centre主管

访问原文:《中大校友》季刊第一百一十六期.中大校友事务处 2023

网上阅读《中大校友》12月号
pdf版本:http://alumni.cuhk.edu.hk/zh/magazine/categories/pdfversion/202312
揭页式ISSUU版本:http://www.alumni.cuhk.edu.hk/magazine/issuu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