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健彬
勤有功戏有益
毕生流着香港话剧团的血
中大虽然不设戏剧系,但校园的话剧氛围浓厚,培育出多位业界精英,包括幕前、幕后,甚至管理人员。陈健彬(70新亚历史),在香港话剧团担任行政工作28年,带领话剧团过渡公司化,多年来见证本地剧场界的发展,是本「活字典」。他虽已卸任行政总监,但仍流着香港话剧团的血,谈到戏剧教育中心终于拥有固定校舍十分雀跃,遗憾任内未能把话剧团观众人次翻一番,他寄望业界共同开拓境外市场,让更多香港戏宝传扬开去。
陈健彬自1981年开始跟香港话剧团结下不解之缘,退休后仍担任名誉顾问。
大学毕业后,陈健彬(KB)与太太于同一间中学任教,女儿出生后,KB转行,于1977年投考公务员,被派到市政事务署当康乐市容主任,协助策划户外文娱康乐活动。1981年部门改组,他调任文化节目组,当文化事务高级副经理,负责管理香港话剧团,更接受在职培训,攻读由香港大学校外课程联合伦敦City University举办的第一届两年制「艺术行政证书」课程,巩固了他往后长期服务话剧团的兴趣、能力和信心。1991年他调职至管理香港体育馆,虽然暂时离开话剧团,但他从没有错过欣赏剧团的演出。2001年,话剧团公司化,54岁的他再次作出重要的事业抉择,放弃稳定且快将退休的公务员工作,重返话剧团担任行政总监,签下一份没有年期的合约,直至2019年才卸任。
2001年香港话剧团公司化,KB放弃「铁饭碗」,重返话剧团当行政总监。
深耕戏剧教育
香港话剧团于1977年创团,由市政局资助及管理。早于八十年代中,香港经济畅旺,已酝酿话剧团脱离政府管理架构的计划,KB更参与策划公司化蓝图,后来计划被搁置。直至2001年话剧团终于转为独立运作,仍受政府资助,由专业人士组成的理事会义务管治。KB上任行政总监后,首个挑战是埋班,「大部分演员和技术人员也顺利过渡,然而公务员团队全体不愿放弃『铁饭碗』,我需重新聘请行政人员,首要条件是必须热爱话剧,方会投入工作。」
KB指与早年相比,千禧年初已有许多新剧团冒起,令市场竞争压力大增,票房收入难免波动,加上公司化后发展目标是减少依赖公帑,要开辟收入来源,方法之一是设立发展基金,向社会募集赞助和捐款,他感激理事会成员以强大人脉穿针引线,争取商界支持。另一开源方法是开拓外展及教育业务,「戏剧教育可同时培养演艺人才和观众,针对各年龄阶层,开设不同课程,由幼稚园开始播种,也有训练老师用戏剧教学,把戏剧融入学习和生活。位于佐敦贾梅士学校旧址的戏剧教育中心于年底启用,将推出更多崭新的课程及活动,提升观众的戏剧鉴赏力,丰富大众的文化生活。此外,话剧团与不少公私营机构合作制作话剧传达特定讯息,内容涵盖禁毒、环保、廉政、德育等主题。」2019年退休前,KB把话剧团的政府资助与营运收入比例,由初期的八比二拉近至六比四,而戏剧教育以生命影响生命的成果为他带来最大满足感。
1989年,在商业赞助下,KB(左一)带领香港话剧团作首次美加巡演。
大湾区艺术发展潜力优厚
香港话剧团除设有行政总监,也有艺术总监,营运效益与艺术质素之间要取得平衡,方能令话剧团稳定发展。KB表示话剧团作为本地旗舰、受政府资助的剧团,不会只追求票房收入,也要肩负起推动艺术的责任,制作小众的精品剧目,因此艺术总监编排的剧目本着「平衡剧季」的宗旨,即制作和发展优质、具创意兼多元化的中外古今经典剧目及本地原创戏剧作品。若艺术团队和行政团队有冲突,KB坚持艺术先行,「我的理念是艺术总监犹如一间餐厅的总厨,他对材料和菜式自有判断和要求,出品直接影响餐厅的名声,行政总监的角色就如部长,负责营销和管理,唯一要求是菜式要优质,在日常运作全力配合总厨以达至预期的目标。」
香港话剧团的员工编制由2001年的40多人发展至现时80多人,是香港历史最悠久及规模最大的专业剧团。KB表示话剧团一直争取拥有一所常驻剧院,定期上演剧目,建立观众群,「现时受表演场地的档期限制,即使话剧团某出剧目满座,也不能大幅加场,或短期内重演,局限了剧团的发展。然而,喜见西九文化区的新场馆和东九文化中心将陆续落成,为业界带来新气象。」
近年不少话剧出现抢飞热潮,主要因为明星效应,只属昙花一现,这些大卖的商业剧场亦为受资助的专业剧团构成票房压力。KB估计香港每年的剧场观众人次不足10万,香港话剧团约占6万,「公司化初期观众人次每年约4至5万,多年来增长不多,背后原因可能是香港的客观环境难孕育浓厚的戏剧氛围,又或者剧目未能吸引更多新观众,这是我任内最遗憾的事。」
难以扩大本地的剧场观众基数,展望香港话剧界未来发展,惟有开拓境外市场,特别要抓紧内地的机遇,「戏剧是一种世界语言,是以艺术打动观众,西方戏团到内地演出不完全是说英语,观众不介意看字幕,所以不需特别排一出普通话的戏,香港也缺乏普通话演员。事实上,广东省的粤语剧团已消失,香港成为守住粤语话剧的重镇,剧目只需要有香港特色、有水准,就可以打进内地市场,尤其是大湾区。区内有多个新建剧院,文化艺术是将不同地方的人民连接起来的桥梁,透过话剧带动香港与大湾区城市互联互通,把香港戏宝带到内地舞台。」
新亚精神影响深
中大是培养人才的摇篮,也是建构文化和艺术梦想的乐园,各书院也设有剧社,不少话剧迷毕业生笑指当年自己其实主修戏剧。KB建议可举办国际大学生戏剧节,旨在推动世界青年戏剧迷的交流与合作,也可成立硕士剧团,凝聚一群爱好话剧的硕士生。
KB在中大学习时并非话剧界的活跃分子,然而新亚精神却深深影响他的工作态度,「校歌歌词说『艰险我奋进,困乏我多情,千斤担子两肩挑』,我是贫苦学生,困难中锻炼心志,也要有责任感。」他为话剧团工作近30年,可谓鞠躬尽瘁,曾在烈日当空下搬运布景用的盆栽而休克,又由于钟景辉(King Sir)早年兼任艺术总顾问,晚上才有空到话剧团工作,他长期陪伴King Sir加班至晚上十时,有机会跟大师学习,叫他回味无穷,也慢慢培养出对艺术行政工作的兴趣和奉献精神。2017年,香港话剧团成立四十周年,他访问了40位对话剧文化有贡献的人,写成《40对谈─香港话剧团发展印记1977-2017》一书,回顾话剧团历史,展望将来。
2013年中大创校五十周年,香港话剧团推出校庆话剧《教授》。开幕礼上,(左起)导演陈焯威、KB、时任校长沈祖尧教授和编剧庄梅岩合影。
访问原文:《中大校友》季刊第一百一十五期.中大校友事务处 2023
网上阅读《中大校友》9月号
pdf版本:http://alumni.cuhk.edu.hk/zh-hant/magazine/categories/pdfversion/202309
揭页式ISSUU版本:http://www.alumni.cuhk.edu.hk/magazine/issuu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