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
events & news


MagIC成立
陳家亮探索腸道魔法

近年醫學界發現,大腸不只是負責吸收、消化及排洩,而是人類第二個大腦,當中存在近千億個微生物及真菌,形成腸道微生態。生態的平衡與失衡主宰了人體健康,研究這片寶庫將為診斷及預防疾病帶來新轉機。有見及此,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教授(88崇基內外全科醫學 / 98研究院醫學博士 / 11研究院理學博士)與黃秀娟教授向InnoHK申請撥款,成立香港微生物菌群創新中心(Microbiota I-Center),希望正如中心英文名簡寫MagIC一樣,發掘腸道的魔法。

陳家亮教授表示,香港微生物菌群創新中心與劍橋大學、芝加哥大學及墨爾本大學合作,望能將科研進一步提升。

以往我們一直以為遺傳基因主宰命運,如果遺傳了父母的不良基因,通過基因測試知道患癌風險較別人高,就像是不能改變的事實。近十多年醫學發展很快,才發現人體細胞基因只佔總基因的1%,其餘99%取決於細菌,而大部分細菌於腸道存在,陳家亮說掌握腸道狀況,有助改變命運,「稍為改變腸道環境,即使遺傳了不良基因,也可以令致癌機會由高變低,這無疑超越了我們對遺傳基因的認知,未來將令傳統遺傳學更上一層樓。舉個簡單例子,難辨梭菌感染的患者中,會有約25%重症患者於60天內死亡,我們的研究發現利用腸道微生物移植,將健康人的腸道細菌移植到患者身上,九成個案可治癒。」

另一個更厲害的例子,是預防及治療小朋友的自閉症,「以往由臨床心理學及精神科醫生進行診斷,往往要到五至六歲才確診自閉症,發現時已經太遲,不能改變病情;我們收集初生嬰兒的大便,發現自閉症與健康嬰兒的腸道細菌截然不同,其中一組細菌影響腦部發展引致自閉症,及早發現此情況並透過飲食,能避免及減輕自閉症情況。我們也透過檢驗成年人大便所含的細菌,計算出罹患大腸瘜肉甚至大腸癌的風險,毋須用到腸鏡等入侵性檢查。由及早預防到早期診斷,大腸微生態也擔當重要角色。」

建立河套區大型生物樣本庫
目前在腸道微生態的研究,只屬冰山一角,早在2020年中心未成立之前,陳家亮已有大型母嬰計劃,在國內招募十萬名孕婦,由懷胎到兒童長大至十歲期間,定期收集他們的大便、血液及頭髮樣本,希望能建立大型生物樣本庫,「三歲的小朋友腸道細菌最健康及多樣化,有點像海底的珊瑚,人漸漸長大後,腸道細菌就會慢慢減少及失去多樣性,而我們收集昆明山區的樣本時,更發現有些菌群是城市人所沒有的,所以儲起兒童最健康的大便,就像儲臍帶血一樣,是極珍貴的寶庫,我們跟政府商討能否在河套區建立人類大便的『挪亞方舟』,解決內地生物樣本未能『過河』的問題。」

政策轉變有助科研落地
政府自2018年將政策改變,大力投資於創科行業,打造香港成為國際創科樞紐,陳教授認為對研究很有幫助,「大學始終是進行科研的地方,但也存在各樣制肘,不容易將研究轉化成為幫到人提升健康的真正產品。有了InnoHK的大筆資助,再加上科學園的軟硬件配套,有助將學術性研究落地轉化成產業。中大自由浪漫色彩濃厚,為我們提供自由發揮的空間,但科學研究如果解決不到社會問題,不能迎合市民需要,到最後也是徒然。」六十年來,中大發展緊貼社會變遷,陳家亮認為未來也應如此,「政府大力推動創科,提供新的未來藍圖,吸引年輕人考慮創科,新一代的想法有別於傳統,希望能有創意發展的空間,幫助解決問題。因此大學不應止於學術上及知識上的傳授,還需要策略性地積極培育學生獨立思考,並且協助學生將科研發現或成果落地轉化,始終同時擅長科研及做生意的人才不多,如果大學能夠協助科研人才向商業發展,至少不會走冤枉路及求助無門,才能成功推動創科發展。」

訪問原文:《中大校友》季刊第一百一十三期.中大校友事務處 2023

網上閱讀《中大校友》3月號
pdf版本:http://alumni.cuhk.edu.hk/zh-Hant/magazine/categories/pdfversion/202303
揭頁式ISSUU版本:http://www.alumni.cuhk.edu.hk/magazine/issuu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