趙宏生 青島高考狀元入讀中大實現學術研究夢想
趙宏生(Joseph)於中大修畢城市研究本科後,獲獎學金到劍橋大學深造。
來自青島的趙宏生Joseph(18晨興城市研究),當年以內地高考文科狀元身份獲中大取錄。經社會科學大類收生入學的他,很快便找到自己的學習興趣─城市研究,課程不但提升了他的分析力、批判思維和主動學習的能力,獲中大教授的鼓勵,還促使他到劍橋大學繼續深造有關課程,計劃今年畢業後從事教育或研究工作。回望追夢的路,Joseph指中大的全人教育以及教授對學生的關懷,對其個人成長和發展有深遠影響,讓他了解自己的潛能,有勇氣和能力去探索世界。
Joseph來港讀書前在青島生活,他指當時北方興起「港校熱」,「當年有幾位中學師兄回校分享到香港留學的經驗,其中一位是中大法律系學生,令我嚮往中大的學術自由、國際化、書院文化等。」結果他在2014年高考獲青島文科第一名,被中大以全額獎學金取錄。
為實踐城市研究可持續發展理念,Joseph(左一)和同學們於晨興書院搭建綠色天台。
獲資助逾120萬港元 全靠百折不撓
Joseph入讀中大首年,首先體驗社會科學不同的科目,才決定修讀較冷門的城市研究,「這是一門跨學科的學問,我的畢業論文是探討城市露宿者,這並非單純是經濟學問題,也關乎社會學、人類學等,而且跟城市的規劃和設計有莫大關連。其後我在新加坡國立大學設計與環境學院建築系當研究助理實習生,涉及屋宇裝備、測量學等,加深我對研究城市發展的興趣。」中大畢業後Joseph獲獎學金到劍橋大學留學,修讀規劃發展與城市更新哲學碩士,現為土地經濟系和發展研究中心博士候選人,研究興趣包括城市規劃與設計、城鄉人口流動等。2019年他更創立了劍橋中國移民研討小組,促進各地學者交流合作。
Joseph大學以來累積申請研究基金、獲不同資助總額逾120萬港元,除了因學業成績優秀,還有建基於不少失敗的例子,「每申請10次資助,大約有1次成功,所以必須抱著不屈不撓的心態,建議先定下申請策略,更有利持續地申請資助。中大的學業資助資源很豐富,我入學初期已找到明確的職業規劃路線,就是朝著學術研究目標發展,積極申請獎學金和研究基金是為加強這方面的能力。」
難忘Sir James Mirrlees鼓勵遺憾未能在劍橋再遇
提到在中大求學時的難忘人物,Joseph首推晨興書院前院長Sir James Mirrlees,「他是劍橋大學校友,更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,他對學生沒架子。初時我對申請到劍橋大學讀書沒有信心,他除了分享他的寶貴建議,一句『Joseph, see you at Cambridge!』成為鼓勵。可惜,這句話終未能實現,因他於2018年中去世。」
Joseph在劍橋大學修畢碩士課程,獲頒授學位。
此外,Joseph現時仍跟幾位中大教授保持緊密聯繫,包括城市研究課程主任伍美琴教授和副課程主任田恆德教授,他盛讚兩位教授和藹可親,無論遇上學業或生活問題也可以向他們傾訴,尋求建議。
Joseph難忘多位晨興書院教授,包括現任舍監何素楠教授(右)
書院制度差別大 中大靈活資源也平均
中大是全港唯一一所設有書院制度的大學,劍橋大學也設有31間書院,Joseph分析兩者之間的分別,「中大9間書院雖然各有特色和文化,但學生可參加跨書院活動,各書院所獲得的資源較平均,書院間協調也靈活。反觀劍橋大學的書院享有很高的自治權,各書院的資源差別較大,書院間欠缺協調,例如各書院的圖書館並不互通。」
Joseph當年選擇晨興書院,是被其通識課程《當今困境及其歷史背景》所吸引,課堂上的討論提升了他的分析能力、邏輯思維及批判思考。他是大學晨跑社的成員並於三年級擔任社長,大學期間堅持晨跑四年,同學們齊心熱血訓練也讓他留下難忘回憶。此外,他愛到i-LOUNGE參加文化交流及體驗活動,有機會接觸不同文化,以及認識來自世界各地志同道合的朋友,拓闊視野。
Joseph(左三)與博士課程同學出席高桌晚宴。
訪問原文:《中大校友》季刊第一百一十期.中大校友事務處 2022
網上閱讀《中大校友》6月號
pdf版本:http://alumni.cuhk.edu.hk/zh-Hant/magazine/categories/pdfversion/202206
揭頁式ISSUU版本:http://www.alumni.cuhk.edu.hk/magazine/issuu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