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
events & news

【InnoHK特輯】盧煜明鼓勵醫科學生 培養實驗精神



盧煜明鼓勵醫科學生
培養實驗精神

提起中大醫學院副院長(研究)盧煜明教授,大家都會想到「無創性產前診斷之父」,是他發現孕婦血液中存在游離的胎兒基因,媽媽可以透過抽血檢驗胎兒遺傳病,此技術獲全球90多個國家廣泛採用,每年惠及數以百萬計的孕婦。InnoHK成立後,他與趙慧君教授(04研究院化學病理學哲學博士)及陳君賜教授(08研究院化學病理學哲學博士)一起成立創新診斷科技中心(Centre For Novostics)。他說Novostics一字,是Novel Diagnostic之意,希望能尋找新的醫學診斷方法。

盧煜明指出,創新診斷科技中心正與牛津大學、史丹福大學、倫敦Great Ormond Street Hospital,以及倫敦帝國學院合作,旨在將香港發展成為環球科研合作中心。

過去25年,盧煜明教授一直醉心研究人體的血漿DNA,既看未出世嬰兒的基因及染色體是否正常,也應用至癌症檢測,測試成年人患上癌症的機會。但即使做了25年,他依然每日在尋求突破,「成立中心後,我定下三個研究方向,一是孕婦的DNA,二是DNA的表觀排序;最後一項是DNA的碎開方式,血漿DNA由很多碎片組成,過往以為是隨機切開,但原來暗藏玄機,打個比喻像是理髮師,用不同剪刀就會修剪出不同效果。研究血漿DNA如何碎開,或許能找出身體是否出現毛病。」

有趣之處,是盧教授從一幅畫悟出這個方向,「之前有位學生在科學期刊Genome Research發表文章,我幫忙設計期刊封面,最初構思以鐵路來代表DNA,找來本地藝術家繪畫,並請她在鐵路上畫上紅色和綠色的標杆,標杆旁邊的閘門向上或是向下,代表DNA有否切開。期刊出版後,我欣賞畫作時突然靈機一觸,閘門上落會否有相互關係,會否代表不同訊號,才萌生現在的研究方向。」他說研究就如這幅圖畫,起初畫的時候未必想到會有什麼作用,「科研猶如種樹,放了種子要幾十年才有成果,未到終點之前,要懂得欣賞沿途風景,即使最後此路行不通,過程中也學會很多東西。最重要是研究之路從來都不是一個人走,團隊互相支持及鼓勵是最大動力。」

想與更多人合作研究,也正是1997年盧教授離開英國牛津大學,來到中大的原因,「雖然中大的歷史較短,好處是『山頭主義』也較少,不同學系之間有很多合作。尤其是我主修病理學,特別需要與很多臨床醫生合作,97年香港的大學陸續有招聘,我便加入了中大。近年見證中大無論在排名、論文及專利數量,均在世界領先的位置。中大醫學院去年全球排名更成為香港第一,本地成績最好的學生也以中大醫學院為第一志願,令人鼓舞。」

成立InnoHK平台再上層樓
今年中大迎來60周年校慶,未來科研路如何走下去,盧教授說重中之重是培育人才,「雖說中大醫學院近年備受狀元尖子歡迎,但更重要是推動他們考慮科研。研究有點像球類運動,愈年輕訓練好一套技巧就愈好,如果學生坐在演講室聽書,沒有參與研究,結果只會把書本內容奉為圭臬,培養不到實驗精神;因此要將學習態度扭轉,多做研究令學生們擁有批判性思考,才能有所創新。我覺得醫學院近年推動『環球醫學領袖專修組別』(GPS)方向正確,將醫科最頂尖的兩成學生帶到實驗室進行科研,深化學習體驗。」

97回歸至今,盧煜明認為此時此刻是發展科研的最佳時機,「我來到中大時,首個研究資助只有60萬港元和一張六呎的實驗枱,資源十分有限。後來時任特首董建華成立了創新及科技基金,才申請到400多萬港元投入研究,到SARS襲港,大眾開始發現科研對公共醫療有幫助,研究資源慢慢提升至千萬港元的級別;到現時政府成立InnoHK平台,投放數億港元到單一項目,明顯資源充裕了不少。加上香港也由只有700萬人,一躍至大灣區有8,000多萬人成為研究對象,雖然生物樣本『過河』問題尚待解決,但漸有拆牆鬆綁之象,未來香港科研實力結合大灣區的發展機遇,相信能令本地科創發展再上一層樓。」

訪問原文:《中大校友》季刊第一百一十三期.中大校友事務處 2023

網上閱讀《中大校友》3月號
pdf版本:http://alumni.cuhk.edu.hk/zh-Hant/magazine/categories/pdfversion/202303
揭頁式ISSUU版本:http://www.alumni.cuhk.edu.hk/magazine/issuu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