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
events & news


Jean Yann Gahie法國來港 嚮往中國文化 中大修讀當代中國研究

Jean畢業兩年後,已實現創業大計,但因為疫情關係,現時被迫滯留家鄉巴黎,未能回港。

生於法國的Jean Yann Gahie(18 和聲當代中國研究)自小嚮往中國文化,愛觀賞有關中國發展概況和歷史文化的電視節目,對由象形圖畫演變而成的中文字甚感興趣,更學習中國功夫,可是始終猶如隔紗望月,未能親嘗中華文化,他選擇來到陌生的香港中文大學修讀當代中國研究課程,希望親身體驗中國文化,看看中國人的真實生活。高中畢業後,當同輩紛紛計劃到美國升學,他卻選擇不一樣的方向,踏上尋找夢想之路。

巴黎習功夫四年

Jean來港前在倫敦讀高中,計劃大學修讀工商管理,許多同學打算到美國升學,他選擇往相反方向走,「放眼世界,中國正在崛起,全球掀起『中國熱』。我覺得中國有股神秘魅力,中國人刻苦耐勞,我不怕挑戰,希望成為一個勤奮的人,甚至在巴黎跟中國師傅學過四、五年功夫。香港背靠中國,是糅合中西文化的國際都會,學術環境開放,對西方學生而言是理想的求學之地,當時我首選工商管理,中國研究是次選,難以取捨。中大的當代中國研究課程十分全面,讓學生從政治、經濟、歷史、藝術、文學、宗教等不同角度發現中國,結果我決定副修工商管理,這是我人生中做過的最好決定之一。」

在另一國際生校友聚會中,Jean學習寫書法。

難忘中國通楊凱里教授

Jean成長於巴黎西部郊區,生活節奏緩慢,來港初期感到難以適應,也怕無法建立社交圈子,「香港居住環境擠迫,噪音大,猶如一座不眠的城市。又熱又潮濕的天氣也令我感到不自在,巴黎也有中菜館,但來港後我才首次嚐到燒賣。然而,中大校園跟香港其他地區的氛圍截然不同,這裏的環境寧靜,又有大片草地、中式園林和荷花池。」他亦對和聲書院的設施讚不絕口,例如每個宿生房間設有雪櫃。他積極參與和聲的學生活動,最深刻的是農曆新年活動,「在這傳統的中國節慶中,我負責接待工作,這對國際學生來說意義重大,我感到被本地人完全接納。」

此外,他發現香港的大自然環境很吸引,與本地和國際學生組成行山隊,走遍全港的行山徑,成為難忘回憶。

Jean熱愛遠足,足跡踏遍香港行山徑。

到北京交流期間,學習普通話,親身體驗中國文化和生活。

 

提到在中大求學時的難忘人物,Jean首推楊凱里教授(Prof. Jan Kiely),「他不但說得一口流利普通話,作為西方人,他對中國古今歷史以至各方面的了解,比許多中國人有過之而無不及。他猶如一本中國研究的活字典,在課堂上分享的故事十分精采,激發起學生去發掘中國的不同面貌。」

Jean(右四)與中大好友Mustafa Isler(左三)和外川真宇(右三)出席國際生校友聚會。

祖家成立初創公司 疫情影響回港發展

畢業後,Jean曾加入大企業任職業務分析師,期間有機會接觸多間初創公司,令他的創業決心更強,「我的夢想一直是成立自己的公司,規模無須太大,因為我十分重視公司文化,每個員工也是無可取代的,希望他們work with me,最理想是讓他們擁有公司的股份,」Jean的創業計劃於去年達成,地點不在香港而是巴黎,他解釋因由,「兩位巴黎好朋友與我持有相同的創業理念,他們一直希望我可以作為公司在中國發展業務的橋樑,於是我回到巴黎與他們成立了一間私募股權管理公司,我原本計劃回港尋找機遇,可惜新冠疫情令全球各地邊境封閉了。然而,作為一位企業家,我必須有信心可把壞事變成好事,我不能回港,但可藉此先鞏固歐洲的業務,公司現時有十多個企劃進行中,為迎接後疫情時代所帶來的改變做準備。」此外,他亦不忘回饋社會,疫情下,不少巴黎長者因不擅長上網接收有關疫情的資訊,產生不便和引致焦慮,所以他今年成立了Paris Numerik Association,協助解決不同世代間的數碼鴻溝問題。

訪問原文:《中大校友》季刊第一百零七期.中大校友事務處 2021

網上閱讀《中大校友》9月號
pdf版本:http://alumni.cuhk.edu.hk/zh-Hant/magazine/categories/pdfversion/202109
揭頁式ISSUU版本:http://www.alumni.cuhk.edu.hk/magazine/issuu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