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
events & news

【專題:為地球出一分力】與紙結下不解之緣 葉文琪以專業知識 點廢成金



與紙結下不解之緣
葉文琪以專業知識 點廢成金

喵坊創辦人葉文琪(87新亞市場/01研究院行政人員工商管理)不僅講回收紙包飲品,但凡與減碳及減廢有關的,他都感興趣。「雖然我只懂得做廢紙回收,但都要對所有回收業務有認識,甚至要知道全球怎樣在做回收,如果不關心客戶或是整個行業,是很難在回收生意中找到商機的。」他說減廢業務實情是商品(commodity)交易,發掘到回收廢物的價值並將之最大化,才能做好循環經濟,「我們不是清潔商,純粹將垃圾清走棄掉就算,香港時常說什麼工業4.0,我早在十年前已引入物聯網(IoT)及雲端概念,最近也在研究人工智能會否幫忙改善流程,老是套用傳統模式,整個行業只會停滯不前。」


去年10月由元朗搬到粉嶺新廠房,新機器仍在組裝中,收來的飲品盒打紮暫存在廠房中,葉文琪說希望在七月可以重新開工打漿。

商學院畢業後,葉文琪(Harold)說九成同學都加入金融界別工作,但他不太喜歡打銀行工,遂選擇加入文具行業,最為人津津樂道的,是2003年加入Double A,用了短短幾年時間成為全港銷量第一,「我當時所做的,是改變了整個影印紙的市場環境,但我卻有個習慣,每當工作沒有新挑戰時,總是覺得不舒服及想轉工。在Double A做出了成績,心底在思考的是假想競爭對手會如何做,那刻想到循環再造紙張是唯一出路,於是開始著手研究。」


紙盒經打漿後變成纖維,不單能製成廁紙、辦公室A4紙、廚房紙等產品,建造業近年流行用預製組件來起樓,組件中也會加入這些纖維來加固。

不過還未動手做,市場已有人向他招手,當時屬全港最大回收企業的福和集團,希望外求一位專業人士執整公司的營運流程,他們找到Harold,「公司從事回收機密文件的業務,但多年來卻以人手操作,有次處理銀行文件時因疏忽致外洩,當下覺得長遠來說要建立一套電腦系統,才能避免問題重現,於是與同事寫好計劃書,建議公司在處理機密文件時應用RFID技術,可惜最後遭老闆否決。」

將別人眼中的垃圾變錢

理念不同令葉校友想轉工,而且還想到創業,「接觸本地回收業後,發現市場相對落後,從業員多為年紀大及低學歷人士,他們不願意嘗試新的商業模式,我認為當中有一定商機,加上社會剛開始討論碳排放及垃圾徵費,對整個行業發展有利,既然已做好計劃書,不如自行投資那套RFID系統,嘗試踏入回收機密文件的市場。」這正是資訊機密處理有限公司(SSID)成立的緣起,RFID那時是很新的科技,不要說亞洲無人用此技術處理廢物,即使歐美等地也鮮有類似例子,因此SSID開業不久已囊括多個資訊科技獎,最厲害是在2011香港無線射頻識別大獎中勇奪一金一銀獎項,更獲主辦單位香港貨品編碼協會的邀請,翌年代表香港到新加坡參加區域會議,但叫好不叫座,「今時今日才有ESG的概念,ESG的G是指企業管治(governance),但我創業時市場才開始談及私隱和企業管治,試過有次客戶的接待員來電,催促我們盡快清理放在她附近的兩袋『垃圾』,平常人眼中那些機密文件已經沒有價值,並不容易說服客戶採用SSID的服務來處理,因此起初吸客的進展可說是十分緩慢。」

幸好經過幾年努力,慢慢捱出了成績,由蝕錢至稍有微利,葉文琪開始構思如何做大做強。一直與紙結下不解緣的他,發現堆填區垃圾量中,廢紙排名第二僅落後於廚餘,於是開始研究解決此問題的方法,「相對於金屬及塑膠,感覺上廢紙理應更易回收,後來深入理解才發現,原來很多紙製品如包裝飲品、廁紙筒及包裝盒等,不能像紙皮、報紙和辦公室用紙(行內統稱為『三紙』)般經傳統打紮方式後出口,參考外國經驗,必須將紙打成漿才能出口,於是想到建造漿廠。」第一次向政府申請並不成功,幾年後再次申請,終於成功申請回收基金,再花了一年時間覓地建廠,2019年10月喵坊(MilMill)正式開幕。

開業不久疫情淹至,喵坊本意是在學校先設立回收點,無奈學校在疫下全數關門,唯有另闢門徑。「幸運的是有區議員得知喵坊的情況,主動在辦事處設立社區回收點,讓喵坊可繼續下去不至關門。不過香港人是很可愛的,只要明白了我們的理念,即使怎樣也會去做,我記得疫情時他們不能前往回收點,會將飲品盒直接寄給我們,需知道郵費比飲品原價還要貴!後來疫情過去,我們就決定設立教育中心,讓市民參觀廠房,同時開設工作坊給大家嘗試用紙漿做紙,令到整件事完全透明,讓消費者及公眾知道喵坊是做什麼,得到大眾支持才能繼續下去。」

感激中大助拓新生意

目前堆填區每日盒裝飲品垃圾量逾60噸,喵坊回收處理只佔3噸,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Harold指出他們還要開發不同業務來穩定生意,「只做B2C生意,在回收業很難做大,一定要朝B2B方向走,這點真的要多謝中大,他們2013年與我們商討,建立一套可以減碳減廢的一站式方案,並非單純將廢物回收,還要與他們一起改變整個校園的思維,深入探討垃圾產生的源頭,例如在垃圾筒安裝RFID晶片,將收集回來的數據分析,試過發現到某座建築物的垃圾筒有直接棄置的食物,卻沒有進行廚餘回收,於是聯繫師生,重新調整他們的想法,首兩年我們也不達標,要到第三年才成功,當年垃圾數量下跌了兩成,但回收量卻按年增加了一倍,重點是每年收生數量在上升中,我們卻可做到此佳績!這次與中大合作,不單積累了知識及經驗,更成為最佳的示範個案,令我們日後能吸納到其他商業客戶。」

在回收業打滾十多年,葉校友謙稱未夠資格對本地ESG發展提出意見,但單從環保方面討論的話,政府就要努力在政策上多花點心思,「最近不論垃圾徵費還是外賣『走塑』,公眾反應也有不少反彈,細心分析會發現,是政策考慮未夠周詳,推行環保政策不宜為公眾添上煩惱,例如三色回收筒簡單地回收廢紙、金屬及塑膠即可,但你卻要指明哪種紙張可以回收哪種不可以,公眾嫌煩就不會再做的,應該不理什麼紙先回收起來,再交由業界去煩惱,政策才能順利推行。另外政府角色是創造市場,透過採購方案及生產者責任制等不同措施來建構生態,但適時卻要讓商界介入參與,始終不少項目由商界營運會更有效率。」

對於年輕人入行,葉文琪百分百歡迎,「坦白說如果真的想投身此行業,最重要也是熱誠二字,不妨趁青春盡情燃燒那份熱誠,最重要是不斷接觸所有與減廢或是ESG相關的資訊,尤其是多看書及參考外國例子,將知識打造到夠闊夠深,並且肯花時間去練就眼界,才能有更大的發展。」


每年也有不少學校前往喵坊參觀,希望從小向他們灌輸回收紙盒飲品的概念。

 

葉文琪小檔案

  • 1987 年‧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士
  • 1990 年‧Fedex高級客戶主任
  • 2001 年‧香港中文大學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
  • 2003 年‧Double A總經理
  • 2008 年‧福和集團行政總裁
  • 2009 年‧資訊機密處理有限公司創辦人

訪問原文:《中大校友》季刊第一百零一十八期.中大校友事務處 2024

網上閱讀《中大校友》6月號
pdf版本:https://alumni.cuhk.edu.hk/zh-Hant/magazine/categories/pdfversion/202406
揭頁式 ISSUU版本:http://www.alumni.cuhk.edu.hk/magazine/issuu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