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lease click HERE for the English version
鐵人步伐從未停止
李致和分享運動員的苦與樂
李致和(99逸夫體育運動科學/13研究院教育/19研究院教育哲學博士)有「香港首席鐵人」的稱號,此稱號歸功於他代表香港參加全運會、亞運會及奧運會的三項鐵人比賽而取得佳績,但現實中的他不單運動方面有鐵人表現,讀書與學習也有驚人毅力,是本地少數有博士頭銜的全職運動員。他現時在香港體育學院出任精英訓練科技助理總監,以努力所學來推動香港運動員發展,為香港培養更多精英運動員。巴黎奧運在即,讓這位鐵人燃亮港人對香港參賽運動員的期望。
父親是小學體育老師,課後教人游泳,李致和(Daniel)也在7、8歲開始習泳,慢慢建立起運動習慣。「除了游水,在元朗長大也喜歡踩單車及跑步,大約到中三、四,有游水朋友參加三項鐵人比賽,我跟着一齊去。起初是參加短途賽(跑步3公里、游水400米、單車10公里),三樣運動也喜愛兼且發揮得到,繼續參加比賽,後來港隊教練露芙肯特(Ruth Hunt)見我成績不錯,邀請我到香港青年隊訓練,開始踏上三鐵之路。」
中學時要兼顧學業及訓練,李校友早已掌握時間管理的能力,「平日繼續在家附近的泳會練水,由於星期六、日才能遠赴沙田到體院訓練,為了加緊操練,每朝返學前會在家踩單車機或落街跑步,然後長假如聖誕、農曆新年就到體院加操。始終一日只有24小時,三鐵特別之處是要兼顧三項訓練,時間要劃分清楚,舉例說一星期訓練30小時的話,大約會有8至10小時游水及10至12小時踩單車,餘下時間就是跑步,基本上是看運動員的能力,有些游水較強的,教練會分配較多時間予跑步及單車,與游水、單車或跑步的單項運動員相比,訓練計劃會很不同。」另一個訓練與別不同的地方,是三鐵需要計算三項運動的總完成時間,游水轉單車、單車轉跑步的時間也計算在內,「訓練時要同時練習轉換技巧,所以時常開玩笑說,我換衫的時間總比常人快!」
在中大讀書時,李致和(第二排右二)與同學經常一起外出運動。
「是三鐵選擇了我」
很多人說三鐵挑戰人類極限,甚至有點自討苦吃,Daniel說並不單是自己選上三鐵,同時三鐵也選擇了他。「要一位運動員同時喜愛三種運動,兼且身體條件適合是不容易的,我喜愛游水及單車,跑步也算是natural runner,自然而然能夠做到跑步的技術,在三鐵上發揮尚算不錯;加上三鐵屬於講求耐力的運動,訓練時間較長,也需要一定的紀律,個人性格挺適合它,所以感覺上就像這項運動也選擇了我。後來有機會代表香港比賽,才發現勝出本地賽事,去到海外比賽卻是另一水平,心底也希望自己能具備世界級運動員的實力,在大型運動會上爭取獎牌,正因有此目標,即使訓練有多辛苦,也推動我繼續向前。」
超過15年的全職運動員生涯,總有高山低谷,李致和說印象最深刻的兩次低潮,分別是2000年及2005年兩次受傷。「兩次都是小腿勞損性骨折,一次是左腳一次是右腳,起因是訓練量過多,而且沒有注意足夠的放鬆,因而令小腿承受過多壓力出現骨折。當時是很不開心,心想為何受傷的是我,幸好在治療期間接觸到運動心理訓練,對康復後再次重投高水平訓練和比賽有很大幫助,加上教練、家人及隊友的支持,總算走出低谷。」他更指出,在運動員生涯之中,深深體會到付出100%未必取得100%的回報,「大部分時間甚至付出120%,結果可能只收回80%,所以訓練時要把目標訂得高一點(aim high),但也要做好心理預期的管理;這不單適用於運動之中,即使從事其他工作也相當受用,令我懂得全力以赴做到最好,卻不要太過着眼於成果。」
2011年他選擇退役,眼見2012年奧運舉行在即,旁人或會覺得時間點不對,但李校友卻不認同,「運動員參加大型比賽是一個循環,例如2008年奧運,然後2009年全國運動會,再到2010年亞運,中間還會有相關運動的世界錦標賽,一個循環後又一個。2011年剛巧完成一個循環,開始思考前路,雖然年紀還未算太大,但如果繼續走下一個循環,4年後才投入社會尋覓工作,或會有一定困難,因此毅然決定退下來。」他笑說放低運動員身份不難,難的反而是改變運動習慣,「十多年時間維持每天做兩、三節訓練,很難驟然停下來,最記得退役後在油麻地單車店做第一份全職工作,家住馬鞍山的我,上下班也以單車代步,另外再抽時間去跑步,只要有一天沒運動,就感覺渾身不舒服,直到今時今日仍維持運動習慣。當然由全職運動員變身打工一族,起初方向確實不太肯定,幸運地有前輩跟我分享,體院的運動員事務部又提供建議,當中未必所有意見適合我的發展,但至少給予方向走下去。」
2008 年,在亞洲沙灘運動會三項鐵人賽中榮獲金牌。
2012年投身中大教研
在單車店工作了一年多,Daniel轉職到中大教書,「其實也是機緣巧合,2012年是雙學年,因高中教育改革而令DSE及A-Level的學生同時入大學,中大不少學系要增加教席,我抓緊機會回來任教。」除了成為老師,他還把握機會繼續進修,甚至在執教鞭的同時,攻讀博士學位,不單在運動上是鐵人,讀書方面也有如鐵人般的魄力。「可能習慣了三鐵的訓練,個人較有紀律及能捱得苦,其實讀書跟運動一樣,最重要是訂下目標,加上有幸獲系內教授給我深造的機會,成功於2014年入讀博士,研究運動恢復與穿壓力衣的關係,剛巧實驗室就在我辦公室旁邊,令我更能兼顧工作與學業,必定要多謝當時的系主任王香生教授,在他的指導下,令我能全情享受在實驗中找到新知識的樂趣。」
Daniel 說攻讀博士期間,最感激系主任王香生教授(右)的指導,並順利完成論文畢業。
4年多前回歸體院擔任精英訓練科技助理總監,李致和說運動科學對運動員提升表現的幫助相當大,「體院有多方面的資源,包括物理治療師、綜合手法治療師、按摩師等協助運動員恢復,萬一不幸受傷,亦有客席骨科教授診治,營養方面有營養師把關,生化監控則會於運動員訓練後驗血,查看身體適應及反應,運動心理正如之前所述,協助他們準備訓練比賽及在比賽上發揮超水準表現,另外還有生物力學,透過精密戰技術分析人工智能及大數據來令運動員訓練更有效。我的工作就是善用這些資源,從多方面來支援運動員。」2021年政府及馬會合共注資3億元成立運動科研基金,也是由他們負責管理,「一方面邀請大學及科研機構共同研發對運動員有幫助的科技,包括監控運動員訓練的應用程式,以及自己與對手的技術分析等;另一方面,亦要採購市面上現成科技,並將當中數據轉化成教練及運動員能理解的戰略,幫助他們訓練及比賽。」
李校友當上體院精英訓練科技助理總監後,在國際教練會議上分享支援精英運動員經驗。
服務校友會重投書院懷抱
既要運動也要工作,還要照顧家庭及小朋友,李校友說可能從小開始做運動,早已習慣如何分配時間,「以前返大學時訂立訓練計劃,需要先跟教練及學系教授等不同持份者溝通好,現時要在工作、運動及家庭三方面取得平衡,也是要多與上司及家人商量,幸好太太很支持我,盡量作出協調,我也爭取每天放工後及星期日抽時間陪伴家人。」不過正因讀書時已進行有系統訓練,兼且長住體院宿舍,他坦言大學時期對中大的感覺未算強烈,「上堂集中在大學體育館,回逸夫書院的機會少之又少,對書院並沒有太深感情,在中大教書後慢慢思考如何回饋書院,2016年更加入逸夫書院校友會,去年當選校友會會長,主要任務是加強校友之間的聯繫,甚至引入與體育相關的校友活動,例如早前3月尾帶領校友會成員前往體驗帆船運動。」
中大任教期間,李校友(左一)帶領學生到尖東海旁參加香港單車節。
對於中大的師弟及師妹有志成為全職運動員,Daniel作為過來人,當然極為推薦他們走這條路,「跟我那個年代不同,現時做運動員幸福很多,既有大量支援,運動員這個身份的認受性也相對提高,受廣大市民接受,因此他們最重要是善用所有資源,但卻不要過份依賴,要保持主動性與學系溝通,尤其是大學為了配合他們比賽及訓練,在學年安排上會較為彈性,讓他們將4年大學學位延至8年完成,令他們兼顧運動與比賽之餘,順利完成學業。」對於即將舉行的巴黎奧運,他期望香港參賽運動員有好成績,「畢竟去到奧運賽場已不容易,經過多番比賽才能取得參賽資格,加上場內所有運動員的實力及狀態也屬頂尖級別,勝負之間取決於臨場發揮,所有運動員能發揮自身的實力最為關鍵。雖然我們並沒有為獎牌設硬目標,不過,回顧一下奧運成績表,我們是隔一屆有牌的,分別是1996年李麗珊、2004年李靜及高禮澤、2012年李慧詩及2020年張家朗,如果今年能夠爭取到獎牌打破宿命,會是很大的突破!」
於2006年多哈亞運勇奪銀牌的衝線一刻。
李致和小檔案
- 1999 年‧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士
- 2004 年‧奧運三項鐵人第43 名
- 2006 年‧亞運三項鐵人銀牌
- 2008 年‧奧運三項鐵人第43 名、亞洲沙灘運動會三項鐵人金牌、獲選香港傑出運動員
- 2009 年‧全國運動會三項鐵人銅牌
- 2010 年‧國際三項鐵人錦標賽第39 名
- 2013 年‧香港中文大學教育碩士
- 2019 年‧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哲學博士
- 2019 年‧香港體育學院精英訓練科技助理總監
《中大校友》人物專訪短片:https://youtu.be/HPxEqI9ieYc
訪問原文:《中大校友》季刊第一百零一十八期.中大校友事務處 2024
網上閱讀《中大校友》6月號
pdf版本:https://alumni.cuhk.edu.hk/zh-Hant/magazine/categories/pdfversion/202406
揭頁式 ISSUU版本:http://www.alumni.cuhk.edu.hk/magazine/issuu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