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
events & news

【大學生活老幼記】逸夫校友懷緬國宿生活往事



逸夫校友懷緬國宿生活往事


四位逸夫書院校友(由左至右)梁德美、盧子頴、古惠珊及邱亦騫在國楙樓前留影。

上期疫情關係,大學生活老幼記停辦一期,今期終於可以再接再勵,來到逸夫書院國楙樓,與四位不同年代的校友:盧子頴(93逸夫心理學/16研究院行政人員工商管理)、古惠珊(94逸夫內外全科醫學/07研究院醫學博士)、邱亦騫(16逸夫生物醫學工程學)及梁德美(20逸夫建築學),暢談當年在宿舍內遇到的有趣事。


「國楙樓」原名「第一學生宿舍」,於1989年9月正式啟用。1998年1月,李世綸堂捐贈款予逸夫書院,「第一學生宿舍」遂命名為「國楙樓」,藉以表彰該堂故族人李國偉與李楙對教育事業的熱忱。

盧:盧子頴 古:古惠珊 邱:邱亦騫 梁:梁德美

古:你們是什麼時候入住國宿的?

梁:我是2016年入住的,入學時選擇宿舍,O camp的組長們建議我選擇國宿,說這裡很好,結果就跟從他們在這裡住了四年。

邱:我則是2012年入住的,也是住了四年。由於申請入宿的表格是在O camp時交的,所以大多會聽O camp的組長們建議,他們住哪間宿舍,我們也跟着他們的選擇。

盧:我就是1989年入住,當時這裡稱作一宿(第一學生宿舍),因為只有一間宿舍,後來有了二宿,就試過住了一年。


盧校友(前排左四)在大學參加O camp時,與一眾同學合照。

古:我跟他差不多,也是有了一宿後住了兩年,然後到二宿住了兩年,也是住了四年宿舍,佔了大學生涯很長的時間。你們當年的同房是誰?現時還有否聯絡?

梁:比較深刻是year 3及year 4,兩年也是同一位同房,她是讀新聞系的,我們有很多共同話題,而且一齊玩了很多活動,住宿舍很多時候與她傾到很夜,現時還保持聯絡,不時約出來吃飯。

邱:第一年的同房是抽簽的,我抽中了一位讀中醫的同學,跟她的生活習慣雖然很不同,但相處很融洽。

盧:有否在她身上學到任何中醫知識?

邱:我們的生活習慣實在太不同,沒有太多時間交流,她睡覺的時間我就清醒,她醒來我又去睡覺,大家一起清醒的時間並不多!後來year 2、3、4可以選擇同房,所以偏向揀熟悉的朋友,year 2的同房是中學同學,與朋友一起住宿是很開心的。

盧:我也是自行選擇的,year 1是中學同學,他玩空手道的,晚上練到很夜才回來。

邱:是否有從他身上學到一、兩招?

為避打蛇與助教「互動」

盧:我有參詳過,但空手道不太適合我;不過他也在崇基學過合氣道,我就有試玩過,大家生活得相當融洽。後來也住過三人房,其中一位宿友到現時還跟我在工作上有合作,而另一位則我的公司秘書,所以到現時還保持聯絡。逸夫書院出了不少名人,但真正與我有互動的是當年宿舍助教蘇偉文教授,那時他還未成為教授,仍在讀研究院,他為人十分認真,就連打蛇也雷厲風行,所以我們要時常跟他互動。

邱:互動這兩個字很有機心!

盧:哈哈,我們以結果為目標。有一次特別記得,我有朋友屈蛇,他的聲線很尖,像女孩子一般,晚上傾談時突然遇上打蛇,他很緊張地匿藏於衣櫃內,蘇偉文入房見到沒有人,卻強調房內應該有位女生,最後幸好也過關。

古:首三年的同房也是中學同學,現時見面次數還很頻密,與朋友一起住是很開心的,而且我倆生活習慣很配合。Year 4的同房是抽簽的,她是讀BBA的,彼此生活極為不同,我時刻記掛讀書,她卻開心地去玩,也招呼不少朋友前來,很晚才睡覺。


古校友(左)說宿舍同房是她的最好朋友,至今仍常聯絡見面。

盧:大家住國楙樓時,有否對工友有很深刻的印象?又有什麼趣事發生?

古:我沒太大印象。最記得是樓下飯堂,一班同學踏正晚上六點就去食飯,飯堂的工友認得我們。慣常會叫一大枱食物,十幾人一齊食,每樣也可以試試,開心得多。

邱:宿舍的姐姐很好人,有時下午煲糖水放在茶水間給我們享用,翌日還會幫我們執拾。所有朋友叫我,大多會叫英文名或中文全名,得宿舍姐姐一人喚我「阿騫」,真的很深刻!

盧:她知道你的中文名?

邱:因為我有上宿生會,估計是在海報上見到我的名字,或者她不識讀我的英文名字,然後就喚我「阿騫」,至今仍未有其他人會這樣叫我。

梁:宿舍的姐姐很有親切感,最記得淑芬姐,她仍在宿舍工作,時常也煮食物給我們,有時在宿舍睡醒想煮食,已經見到茶水間有煮好的年糕,或是其他糕點,上面還有張紙條寫上「歡迎試食」的字眼,印象十分深刻。


一年一度的「國楙廚房」大賽,邱校友感激舍監多年來均樂意擔任評審試食。

自來狗成為寵兒

盧:我反而記得國宿一隻自來狗,牠十分乖巧,所有人放學回來摸摸牠及跟牠玩,牠也很開心地回應,不過每次見到校巴經過,牠會緊追那架校巴,非常危險!因此大家夾手夾腳訓練牠,結果令牠不再那麼緊張,後來還生了一、兩隻小狗。

邱:是否有人負責餵牠?

盧:有的,而且宿友之間都議定一個默契,不會過度餵飼,宿生會也會負責狗糧的開支⋯⋯

邱:宿生會過莊時,要提下一屆買哪款狗糧!

盧:哈哈,也是,牠是那時候的國宿標誌,大家也會照顧牠。

邱:門口兩位叔叔 - 雄哥及桂叔也很深刻,雄哥外貌較惡,也很寡言,桂叔較為友善,超愛說話。

盧:雄哥在我的年代已在此工作,我們覺得他十分好人,他是輪更當值的,多數在晚上才出現,記得住暑宿時,宿舍沒有太多人,有女同學發現廁所有老鼠,我跟雄哥去打老鼠,成功驅走了老鼠,印象中他是相當勇敢。

邱:記得一次宿舍有人醉酒,在大堂玩噴啤酒,成班人吵鬧及互相追逐,弄到滿地也是啤酒,雄哥處變不驚坐在一旁,完全沒有表情望着那班男生,事後我跟其他幾位女生收拾殘局,雄哥處變不驚地看着我們拖地⋯⋯

盧:他應該也是在確認是否有人發生意外,出事就立刻報警。我想到一條有趣問題:你們住宿時都有舍監,對他的印象又是如何?與他是否也算熟悉呢?

梁:我的兩位舍監都很友善,即使舍監未必認識你,也會關心你最近是否很忙、準備到哪裡上課,而且不時會支持宿生會的活動,整體來說是很好的舍監。


晚上踩單車外出宵夜,是梁校友與宿友的活動之一。

測試煙霧感應器竟出事

古:我的舍監應該跟盧子頴一樣,他們也很友善,見面也會打招呼,真正互動又不是太多。見到在舍監的管理下,宿舍營運得不錯,到今時今日還很記得舍監的樣子。

盧:我的情況有些特別,女舍監來自心理系,是我修讀的主科,平日有上她的課堂,甚至有參觀過她的宿舍。她曾經分享說之前是一位護士,並且擔任過護士學校的舍監,因此對於處理宿舍問題很有經驗。記得當初宿友入住一宿時相當興奮,尤其是見到新環境,有各式各樣新設備,有同學忽發奇想,見到煙霧感應器就想試驗一下,看看它是否會響,結果火警鐘不停響,消防車也來了;但女舍監處理得十分好,處變不驚跟大家溝通,她是相當友善的。

邱:談起煙霧感應器,的確是經常誤鳴。最記得有宿生用風筒吹乾襪子,吹到襪子變焦,觸發了煙霧感應器,消防車每次在3、4分鐘內抵達。

盧:大概因為我們是常客吧!幸好從未試過真的火警。

邱:你們在宿舍生活時,會有什麼無聊玩意?

古:無聊事就沒有,不過女宿生喜歡煮東西,然後互相分享,記得那時並沒有太多廚具,也是用電飯煲煮糖水之類,與大家分享。

盧:當年逸夫書院有氣功會,本人也是第二屆氣功會會長,會幫手舉辦氣功班;記得其中一招是要去採花草之氣,測試一下感覺如何,於是晚上會到「女人腳」對開的圓形位置站樁及練功,行過見到有人像很無聊在摸花草,實情是在採氣。另一樣常規活動是唱歌,當時有民歌隊,閒來沒事拿起結他就一起唱歌,幾個人在房間已經可以唱;記得暑宿最尾時段,基本上宿舍是沒有人,於是走到低座天台,在那裡唱歌傾談,情景也很浪漫的。

梁:Dem beat應該是最無聊的了,尤其是新入學的,就很喜歡dem beat,晚上走到國宿平台或是女人腳dem beat,經常被人投訴嘈到其他宿生,但一班人齊集叫囂也很好玩。再瘋狂一點也有同學試爬女人腳,實在太危險,大家不要學習,真的見過有人爬上去後,不知怎樣下來,十分好笑。

邱:有否聽過女人腳指着的房間,桃花運特別旺?

盧:有聽過。

邱:雖然無人證實過,大家都說那間房間是好的,桃花運特別旺,但卻從來沒聽說有人因而成功拍拖。我住宿時會打乒乓球,因為宿舍有乒乓球枱、足球機及康樂棋,乒乓球及足球機較受歡迎,主要原因是我year 1體育選了乒乓球,晚上跟朋友練習,贏一次就會獲得對方一盒四方果,記得有晚打通宵,結果我贏了十幾盒四方果,因為那晚有足球比賽直播,所以大堂一直也很熱鬧,成班男生觀看球賽,我跟朋友就打乒乓球,結果就打通宵。當時也練得一手很厲害的足球機本領,試過在宿生會活動中勝出,不過現在應該已經忘記了怎樣玩。


回到宿舍憶述大學生活,四位校友的樂事甚多。

廁所燈靠感應開關

梁:你們有否聽過國宿有鬼故事?

盧:鬼故事就沒有,我想分享一則故事:話說有一年學期初,剛剛入宿時,有朋友跟我說廁所很恐怖,發覺有個黑影,但國宿其實很少出現鬼故事,於是想一探究竟,結果發現虛驚一場,原來只是一位美籍非裔人士,膚色稍為黑一點。

邱:談起國宿的廁所,燈是靠感應動作才亮着的,沒人時會自動關掉,認真慳電。有時深夜一個人沖涼,偶爾就會熄燈,可能是沖涼時動作未夠大,深夜沖涼整個廁所黑掉,感覺也很驚嚇。

梁:你們覺得住宿對於大學生活,有什麼重要性?

古:我很長時間在宿舍,感覺像是一個家,考試時在圖書館溫習後,會吃完飯才回來,回來就睡覺,好像回家;同房是朋友,回來見面時可以傾談幾句,感覺也很開心。女生又時常聚在一起吃飯傾談,或者一班人到飯堂開飯,都是些很美好的回憶,沒有住宿就沒有這種生活。

盧:對我來說是很好的探索,在家定時定候會吃飯,要配合家人,並非自己一個人生活,住宿舍是探索到自己的生活作息,測試到個人的極限。住暑宿大多為了籌辦活動,很大機會忙到日夜顛倒,於是測試到每日哪個時段,個人狀態是最好的,我晚上6點後吃完晚飯開始,最有生產力,還有學會如何抵受各種誘惑,慢慢訓練到怎樣聚焦工作,平衡社交與工作,以及為各樣事情排優先次序,是個很好的實驗過程。

邱:整個大學生涯,住宿加上莊對我來說,學到的東西很多,住宿大部分時間要跟不同人相處,加上我們有一班不太喜歡睡覺的人,會有很長的交流時間,不論入大學前或之後出來工作,也再沒有機會可以與人那麼深入地討論一些話題,並且每晚都有傾談的機會,大家互相交流人際關係、愛情觀、社會議題及未來事業等,很大程度塑造了日後的價值觀及看法,宿舍生活絕對是教育過程中很重要的部分。

梁:我跟你的想法也相近,如果沒有住宿,接觸的大多是同系同學,住宿讓你認識修讀不同科目的同學,眼界拓闊了很多;在宿舍接觸不同的人之時,學習到很多與人相處的技巧,不會變得自我中心,而且在宿舍參加很多活動,令眼界再拓闊之餘,也在規劃活動時學到更多不同技巧。宿舍可能只是一個起點,會帶來很多東西給你。

《中大校友》人物專訪短片:https://youtu.be/bKOzDJ_ty8Y

訪問原文:《中大校友》季刊第一百一十期.中大校友事務處 2022

網上閱讀《中大校友》6月號
pdf版本:http://alumni.cuhk.edu.hk/zh-Hant/magazine/categories/pdfversion/202206
揭頁式ISSUU版本:http://www.alumni.cuhk.edu.hk/magazine/issuu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