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
events & news

【創新及科技系列】鄒力 朱琪森 強調行動重於理論



成立初創專治都市人痛症問題
鄒力 朱琪森 強調行動重於理論

鄒力(右)手持美天復康寶,與戴上美天膝健寶的朱琪森(左)一起接受訪問。

年紀大,身體壞;關節及肌肉不免出現問題,各種痛症隨之而生。中大醫學院卓敏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秦嶺教授,數年前患上膝關節炎,走路出現疼痛問題,屢試各種方法依然無效,於是構思研究家用復康儀器;期間與工程學院多次合作,認識鄒力(13研究院機械與自動化工程 / 20研究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哲學博士)及朱琪森(15新亞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),三人更成立公司鎂天健康生物科技(MTcure Biotech),將研究成果商品化惠及大眾。今期的創科故事就由這裏開始。

治療早期膝關節炎傳統方法集中於藥物及物理治療,除非病症已屆中晚期,才會考慮以外科手術進行治療。不過物理治療方面有不少難題:首先是流程複雜、設備笨重,而且患者必須在醫護人員或理療師陪同下進行,難以在家進行治療;即使市面上有家用治療器材,但每件設備只提供單一生物治療信號,部分可以靠熱療和震動來達致止痛作用,部分則採用激光來達致促進組織修復及緩解炎症的效果,卻未能將所有治療信號結合在一起,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。

秦嶺教授在2015年開始研究如何將治療儀器體積減至最細,令患者可以在家使用,並且可搭載多種生物治療信號,令治療效果能媲美醫院使用的專業醫用級器材,卻發現有不少難題。鄒力及朱琪森於是運用工程學的知識,助教授來解決技術問題,「首先不同生物治療信號,並非疊加在一起就可以,既要根據醫學標準和臨床結果,精準控制輸出合適能量和劑量水平,還要避免信號間的互相干擾。加上治療膝關節的器材屬穿戴式設備,需顧及人體工學,確保患者有最佳的穿戴效果,才能發揮治療成效。」

美天膝健寶在「第46屆國際發明展」奪得金獎,由鄒校友代表團隊到瑞士日內瓦領獎。

團隊與多家本地療養院合作,讓長者試用治療儀,以收集更多臨床數據完善設計細節。

產品贏得瑞士國際賽金獎
研究了三年時間,首件產品美天膝健寶於2018年研發成功,該項發明在香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獲得「創業一等獎」,更在瑞士日內瓦「第46屆國際發明展」奪得金獎,成績相當不俗,但他們沒有趁勢將產品推出市場,反而繼續埋首研發另一款產品,朱琪森解釋當中經過很多考慮,「中大醫學院當時幫忙進行臨床測試,使用國際認可的WOMAC(疼痛、關節僵直度和生活影響)測試,量度43位病人在使用前後的變化,為期2個月,發現他們的膝蓋問題改善達45%左右,數據雖然很理想,但不少用家反饋說穿戴時,出現各種問題,膝關節有多個活動位置,而且坐著穿戴時呈九十度角,要儀器緊貼並發揮治療效果,需要進一步優化,因此測試後不急於將產品推出,反而令我們發現另一個商機。」

朱校友口中的商機,是指腰、頸、腿和手肘的痛症,美天膝健寶的治療原理同樣可以應用於這些關節,團隊在短時間內研發出美天復康寶,去年2月初正式推出市場,在沒有廣告宣傳下,單靠擺展銷、實體店及網店銷售出超過5,000台,反應相當不俗。朱校友表示,「痛症這個市場非常大,根據香港肌肉骨骼痛學會委託中文大學進行的調查,超過五成的人承受肌肉和骨關節疼痛,並且有明顯年輕化趨勢。」鄒力表示,「我們也將美天復康寶交予中大醫學院進行臨床測試,接受測試的70多位病人中,經過30天後,測試者在疼痛方面有很大的改善,能夠顯著改善肌骨關節情況愈35-40%左右。」

美天復康寶在2020年獲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(ICT)大賽「智慧市民(智慧樂齡)」銀獎。

感謝中大全方位支持
訪問期間兩位校友屢次感謝秦教授給予年輕人機會、指導和支持,還有感謝中大各方面的幫助,朱琪森強調並非客套說話,「細心留意,你會發現香港很少醫療器材初創,單是取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(FDA)及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(NMPA)等官方認證,已經需要很多資本,還要安排臨床實驗及申請專利,產品還未開售已花上幾千萬成本,初創絕對沒有能力。我們除了得到大學科技初創企業資助,InnoPort和ORKTS的創業孵化和加速團隊也給予非常多的幫助,加上中大醫學院幫忙進行臨床測試,並透過中大參加各個展覽,成功將產品推出市場。沒有大學在後面支持,根本不可能將研發成果,變成實物在市場上銷售。」

於2021中大創新日向創科局局長薛永恒(左三)和段崇智校長(左四)介紹 MTcure。

朱棋森認為另一個要感謝中大的地方,是三年本科的讀書時間,「有一個課程印象特別深刻,教授讓學生自定一個問題,然後組成團隊透過結合科學和工程想出解決方案。當時想設計可以在水面上超高速跑動的兩棲小車,可惜因為經驗不足,花費過多時間在理論設計上,沒有進行實際的樣機測試,最終設計出來的車子一放到水中就沉下去。這個課程讓我們認識到很多創意的想法,需要一個系統性的調研和設計,並且也需要把樣機做出來進行各種測試,再不斷修改,才能夠達到最終設計目的。」

兩位校友寄語有志創業的師弟師妹,最重要的是訓練問題解決能力,「不能只停留在理論設計上,一定要動手做。另外,創業路上如果只得自己一個走,要獨力解決所有難題,那種孤獨感會很強烈,所以像我們找到意念一致的同路人很重要,創業時彼此信任及合作,才能從 0到 1設計一些創新東西來改善社會問題。」

MTcure成員均來自中大,涵蓋臨床醫學、工程設計及製造等專業範疇。(由左至右:何玄、徐夏憶、鄒力、朱琪森、高晗)

為答謝大家對他們的支持,朱琪森表示公司樂意向校友、教職員及學生提供優惠價格選購產品,可以電郵MTcure的香港區一級代理商運動處方cally@ep-hk.com查詢詳情。

鄒力小檔案
‧2013年‧香港中文大學理學碩士
‧2018年‧成立MTcure及出任首席執行官
‧2020年‧香港中文大學醫學哲學博士

朱琪森小檔案
‧2015年‧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士
‧2018年‧成立MTcure及出任技術總監

訪問原文:《中大校友》季刊第一百零九期.中大校友事務處 2022

網上閱讀《中大校友》3月號
pdf版本:http://alumni.cuhk.edu.hk/zh-Hant/magazine/categories/pdfversion/202203
揭頁式ISSUU版本:http://www.alumni.cuhk.edu.hk/magazine/issuu/